两宋时有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他们提出了什么艺术主张
一、两宋时有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他们提出了什么艺术主张
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扬补之、郑所南、赵孟坚等人,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主张奠定了文人画发展的基础。
李公麟( 1049- 1106)是宋代卓越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他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称。李公麟绘画表现范围广阔,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古画。他的绘画作品塑造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多种人物生动形象。
苏轼(1037-1101)以文学知名于世,精于书法,亦能画枯木竹石。他的绘画理论通过著述诗文题跋大量阐述,产生了较大影响。苏轼论画,重视构成艺术形象的主观方面,并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富有诗味的情怀思绪,强调艺术形象的内心根据,认为仅凭技巧修养还不能构成艺术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文人画艺术主张。他虽然也称赞吴道子、崔白、郭熙的艺术,但更推崇王维。苏轼较早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并把它与“画工画”
对立起来。苏轼评画又有“常形”、“常理”之理论,以描绘山石竹木云水而表达“厌于人意”之绘画为上品。传为苏轼的绘画作品《木石图》反映出文人画家艺术形象更注重主观意趣的表现,并不斤斤计较形似与否。
文同和米芾是与苏轼同时的重要画家,文同的“湖州竹派”与米芾的山水画风格对于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同(1018-1079)是诗人兼书法家,长于墨竹。他与苏轼一样着重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主观情怀,运用书法用笔把五代以来兴起的墨竹画推向新水平,开创出了“湖州竹派”。
米芾(1051-1107)精鉴收藏,善书法,与子米友仁(1074一1153)并以画水墨云山著名,自称“墨戏”,用水墨淋漓表现江南烟雨迷蒙景色,世称“米家山水”。
墨梅亦始于北宋, 扬无咎 (109- 1169)是善画墨梅的文人画家。他所画墨梅朴素无华,具有高雅绝尘的气质。传世之作《雪梅图》寥寥数笔勾出瘦硬枝杈,形象单纯而鲜明,《四梅花卷》画含苞、初开、盛开、花谢四种状态,并题词抒情,体现了士人画诗书画并重的要求。
二、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理论著作是
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三、中国哪所大学的美术理论研究最好?
当然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2004年7月10日,北大资源学院美术学院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由隶属北大的北大资源学院和北京惠泽文化教育顾问中心共同组建。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所新型学院。[1] 学院以“人文立院”为教学理念,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工作: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自我追问为教学前提,以因材施教为教学核心。 2、以系为学院的管理元素。经营各系主任,为“主任”的教育、科研、经济的多重性格提供必备的“权、责、利”空间,为“系”的“个性化”提供相对自由。 3、将部分专业的课堂搬到院外,“移师社会”。允许学完前期“新”学的高年级学生走进“大师”的创作室中去,体会千百年来因“私塾”而形成的特殊“钮带”,形成的“个性化”人才,形成的特殊“使命感”和“责任感”。学“大师”的人格,风格,观“大师”的思路,艺道。 在教学思维中,重新界定了“学、产、研”的新时期要求。这里,不再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生产、科研、教学”的简单的三结合过程。不是机械地“你作用于我,我反作用于你”的关系。而是在多个,多层次,多维的、立体的不同地域和空间里,三者互相利用,互相制约,互相默契,互相补充的“利益”平台上实现互动,交叉的“多赢”现象或“多败”结局。“专业即创业”的理念得以生动地体现,学术探索得到贯彻,专业间的“丛林法则”被摈除。可以看到:自由探索的学风,创新精神的张扬,每一学科的自主与开放,都把师生的创新思想和创造才能推向尊贵的境地。
四、当代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联系与区别
答:
中西美术比较
由于中国传统美术自成体系和中华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术理论和西方美术理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多为感受性和经验性的评议,多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品评,进而涉及作者的个性品格;西方美术理论的理论性较强,多是侧重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释。
②从哲学基础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崇尚和谐、中正,其范畴多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形与神、情与理、虚与实、刚与柔、正与奇等;西方美术理论,偏重从科学的角度寻究造型艺术形式美的依据,从而,其传统的理论一直以模仿说为主导,并产生了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色彩学等学科。西方现代美术理论因强调个性和意志的自由,而有极端化和绝对化的倾向。
③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中国美术理论注重美术同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注重美术的社会功能;西方美术理论更多地强调对作品形式美的自由观照,强调美术的无利害和非功利性。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从整体上相对而言,随着中西美术交流和文化相互影响的加强,中西美术理论也相互产生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现象。然而,与此同时,在理论上所表现的差异增大和多元化倾向也更加明显。
[编辑本段]评价展望
由于美术理论是美术实践(创作和欣赏)的科学总结,所以,不管创作者是否承认和意识到,它对美术实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具有指导的意义。美术理论对美术实践作用的积极与否、或大或小,取决于本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美术理论的研究必须采用当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自从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入到美术研究中以来,中国美术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由于美术实践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并且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美术理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的关系在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以改变不适应的关系,但每当旧的矛盾解决了,同时又产生新的矛盾,二者总是处于这样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和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在传统美术发生变革、传统美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美术理论也面临挑战,行将开始重大的变革,诸如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变更、美术价值观念的转化等。只有这样,才能与美术实践以及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美术理论也可以是美学、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美学、文艺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20世纪以来,美学和文艺学在思辨性的道路上进展甚微,正在从对一些具体艺术门类的探索中取得新的进展。美术理论的深入研究为美学、文艺学提供了有益的内容。与此同时,美术理论也获益于美学、文艺学的发展,而别开生面,如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研究,使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作比较等。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美术理论自身的觉醒和自身价值的加强,中国美术理论将出现由愈来愈强的独特性、科学性、严整性和丰富性所构成的空前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