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古诗摘抄?
一、诗海拾贝古诗摘抄?
1. 《相思》 红豆生南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攲湖》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4.《栾家湾》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流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5.《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6.《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铺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7.《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8.《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9.《竹馆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古诗词加赏析30字。。。。。。。。。。。。。。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三、谁会..“摘抄并赏析20组古诗名句”?急!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
赏析:此两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术技巧,是颇有盛誉的名句。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晴川历历汉阳数,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
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赏析:“乡愁” 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 “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赏析:此两句运用比喻说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能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
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赏析:此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
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此两句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慰问及祝愿,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15).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
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赏析:此二句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1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此而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
赏析: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组成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1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
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潜
赏析: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2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寄张丞相》孟浩然
赏析:意思是蒸腾的水气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此二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第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