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一、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我在湖边等你 已等了一生 你的脚步沾着风沙 惊醒我水中的双眸 平湖十里 我白色的纱衣从水深处浮出 报你以柔然一吻 你说曾读断我的前生 说那无非是两个字 一字是痴一字是缘 微霜就此把天下埋葬 水在年轮上漫过 把每一寸已梳好的头发都重新冲向天边 从我的发隙间 你是否陶醉于这夜风的凄凉? 缘分是一种注释 跃马从江南驰往漠北 背弃了曾经的一切 却在这水中 看到了自己流落在我生前收藏的一种泪珠 月色在脸上写下诗句 你衣饰青青 眉内隐藏着另一个世界 把目光塞进去 闯过九重宫闱 才知内堂是一室孤寂 而那一句未语的祈求 仍缠在裙边 怎样也解不开 西方是乐土东岸是仙都 而我存身的水中 却是一片冬季内的旷野 水草为林 游鱼作鹿 我是飘飘然的一个魂魄 从筝声内闲步走进画岫 筝声是古代的 正好配上这褪黄的纸卷 奈何桥下 竭力挽留这一生的记忆 不料鸡鸣一声 那飞扑而至的混沌 已撞你我成百世的痛楚
二、<武陵春>的意思是什么?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在“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在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在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在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三、有写梳子的古诗词吗?
写梳子的古诗词,例如:
晨起梳头拂面丝,行年七十岂前期。—— 宋 · 陆游《晨起》
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 唐 · 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 四》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宋 · 王建《寻橦歌》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宋 · 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四、关于“钓鱼翁”古诗有哪些?
渔父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 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 乐在风波不用仙。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宋代: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纳凉
唐代:王维
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
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
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
李给事中敏二首
唐代:杜牧
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元礼去归缑氏学,
江充来见犬台宫。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馀。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深居
唐代:郑谷
吾道有谁同,深居自固穷。殷勤谢绿树,朝夕惠清风。
书满闲窗下,琴横野艇中。年来头更白,雅称钓鱼翁。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唐代:刘禹锡
虽陪三品散班中,资历从来事不同。名姓也曾镌石柱,
诗篇未得上屏风。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礼数崇。
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唐代:刘禹锡
虽陪三品散班中,资历从来事不同。名姓也曾镌石柱,
诗篇未得上屏风。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礼数崇。
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
疏影
宋代:吴潜
千门委玉。是个人富贵,才隔今宿。冒栋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千蹊万径行踪灭,渺不认、溪南溪北。问白鸥,此际谁来,短艇钓鱼翁独。
偏爱山茶雪里,放红艳数朵,衣素裳绿。兽炭金炉,羔酒金钟,正好笙歌华屋。敲冰煮茗风流衬,念不到、有人洄曲。但老农、欢笑相呼,麦被喜添全幅。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
宋代:李曾伯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马_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
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壶觞自引,不妨换羽与移宫。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识破色俱空。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
满庭霜(述怀)
宋代:葛郯
归去来兮,苕溪深处,上有苍翠千峰。月桥烟墅,家在五湖东。试觅桃花流水,鸡犬静、人迹才通。沙汀晚,一天云锦,飞下水精宫。
两年,官事少,江梅雾暗,多稼云丰。把毗坛清梦,尽入诗筒。只欠芦花夜宿,金溪上、一苇秋风。蓑衣在,不辞重整,来作钓鱼翁。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E9%92%93%E9%B1%BC%E7%BF%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