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剑的古诗词 或者句子 最好是古歌词才好。
一、有关剑的古诗词 或者句子 最好是古歌词才好。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屈原《九歌 少司命》(古诗歌词)
带长剑兮挟秦弓,身首离兮心不惩。——屈原《九歌 国殇》(古诗歌词)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屈原《九歌 东皇太一》(古诗歌词)
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孟襄阳《送朱大入秦》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吟荆轲》
三尺龙泉剑,匣中无人见。——佚名《生查子》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弹剑作歌奏苦唱,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行路难》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此处玉龙就是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看看适合就采用吧!
二、求一首关于剑的诗还是词什么的
古诗五十九首 其十六 ·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殁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古诗五十九首 其四十八 ·李白
秦王按宝剑,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寓,作桥伤万人;但求蓬岛药,岂思农扈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古诗五十九首 其五十四 ·李白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邱,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鸴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古诗五十九首 其五十六 ·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隔;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答五陵太守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战歌 ·沙天香
边塞男儿重武功,
剑光如电气如虹。
人生自古谁无死,
马革裹尸是英雄。
三、反映铸剑过程的古诗词
《古剑篇》
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 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 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 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 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 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 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诗人用古代造就的宝剑比喻当时沦没的人才,贴切而易晓。从托物言志看,诗的开头借干将铸剑故事以喻自己素质优秀,陶冶不凡;其次赞美宝剑的形制和品格,以自显其一表人材,风华并茂;再次称道宝剑在太平年代虽乏用武之地,也曾为君子佩用,助英雄行侠,以显示自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最后用宝剑沦落的故事,以自信终究不会埋没,吐露不平。显然,作者这番夫子自道,理直气壮地表明着:人才早已造就,存在,起过作用,可惜被埋没了,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应当珍惜、辨识、发现人才,把埋没的人才挖掘出来。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也是它的社会意义。不难理解,在封建社会,面对至高至尊的皇帝陛下,敢于写出这样寓意显豁、思想尖锐、态度严正的诗歌,其见识、胆略、豪气是可贵可敬的。对于压抑于下层的士子来说,更会深受感奋。这首诗的意义和影响由此,成功也由此。
四、分析“永宝剑诗”这首诗歌的内容
咏宝剑诗
[吴均] [魏晋南北朝]
我有一宝剑
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
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
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
何当来见携
此诗也题作《宝剑》。
热情于咏侠唱叹的吴均十分钟爱7a686964616fe58685e5aeb宝剑。如“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胡无人行》),“抱剑事边陲”(《赠别新材》),“剑光夜挥电”(《古意》其一)等等。据史料载,吴均似乎并未去过边塞,他有杀敌立功的雄心,却出身贫寒,仕途坎坷,终生不得志。但他仍热情地写着边塞诗,用宝剑寄托着自己为国建功的壮志。
昆吾,山名,出赤铜,用以做刀,古人称之为利刃。《墨子·耕柱》:“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开篇先以宝剑的“祖籍”示人,既然出自盛产利刃的昆吾溪,可见“我”所佩之剑即使不是名剑,至少也是一件罕有的利器了。
三、四句更是极言其珍。《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张华闻豫章雷焕妙达纬象,邀他一起登楼仰观。焕说,是豫章丰城的宝剑精气贯天所至。华令焕掘得一石函,中有双宝剑,并有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以一剑送张华,留一剑自佩。后张华被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携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从腰间跃去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雷华认为两剑由此重新相合。诗中“照水”应用此典。《山海经·中山经》:昆吾山上“多赤铜”。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这两句对仗工整,连用多典,使那切玉如泥的宝剑跃然读者眼前。
五、六句紧承前文,进一步描写宝剑光彩。这两句是说,剑刃边如同寒霜凛凛,(抽剑出匣时,)剑匣上风声凄厉。这两句掺入了一些人的主观感觉色彩,更显剑之魄力。好一把宝剑!莫说是光彩照人,锋利无比,就算只是看一眼,便觉得剑刃如同九月素霜,凛凛然使人心生畏惧,拔剑在手,铿然发声,好似阴风悲鸣,让人不由得心下凄凉!
末尾两句复用张华典,好似与前人对话。寄语张华公子,什么时候把你的神龙宝剑拿出来比试一下,看看谁的锋利?
前所引《晋书》中对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光彩照人已经夸赞至极,如今吴均忽然开言要请张华“见携”,显然有自信胜之。龙泉太阿,是人尽皆知的绝世宝剑,而在吴均看来,尚自不如自己的剑,一比之下,这把剑锋芒尽现,不由人不叹服。
英雄求主,怀宝待沽。作者咏宝剑,并不是单纯地炫富,而是以剑喻才,这样一把宝剑不去上阵杀敌,这样一个人才不能得到重用,岂不是浪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