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有声诗歌  >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介绍

时间:2024-10-12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介绍

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3、【乡思】宋代: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二、金秋时节思念乡情的古诗有那些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三、借秋风烘托思乡的诗

有很多很多,

摘录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

1.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2.

秋风落叶客肠断,不办斗酒开愁眉。

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3.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四、看到秋风便想起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楼的答案应该是比较符合的,但还有个典故就是上边这词里的。 张季鹰, 鲈鱼烩,莼菜羹。

五、当秋风起时,想起哪些思乡的诗句

答案:

《晋书》上有记载,西晋

时,为躲避这个是非之地,出仕洛阳的吴郡人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苑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忘,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这个“

”的典故被传诵近两千年,成为文人们借以表达自己既要出仕报国和境遇不佳时又要消极避世的两种相互矛盾心态时所用。

类似的,以秋风与思乡两个

相结合的诗句很多,但都与鲈鱼这个典故有关。

比如张翰曾作《秋风歌》(一作《思吴江歌》)中写道“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眼难得兮仰无悲。”。

李白在《

》中说:“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白居易《寄杨六

(时杨初授

,予不赴同州)》中有“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

白居易《端居咏怀》中也有“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鲈鱼。”

辛弃疾的《

》中也说到“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陆游在《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中写道“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就连明代的医圣

也有诗云:“白雪诗歌千古调,清溪日醉五湖船。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

楼主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取用即可。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推荐阅读
  • 形容哈尔滨的雪景古诗词 2023-10-30
  • 关于春节舞龙的诗句 2023-12-11
  • 李白哪些诗句写到了桃花,能不能说说写桃花的原因、目的和效果 2022-07-13
  • 爱国四句古诗10首? 2023-05-0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