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诗意(古诗词 湖上)
一、的诗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二、湖上 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
1、您说的应该是宋代诗人徐元杰的《湖上》。
2、全文如下:《湖上》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3、【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诗。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4、【习题】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答:愉快(高兴、愉悦等);“人意好”。
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示例:“乱”,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
5、作者介绍:徐元杰(公元1196年-1245年),字仁伯,南宋上饶(今江西上饶市)人。绍定年间进士,曾知南剑州。有《楳埜集》。
三、春日游湖上诗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绿阴来。
宋朝徐府《春日游湖上》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湖上春意盎然的景象,也体现出作者春日游湖的感受和情韵。这首诗的意境:春天来临,诗人在湖上游览,展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第一句:“双飞燕子几时回”,诗人在湖上,看见双双的燕子从湖面上掠过,他就亲切地问燕子:“你们是几时回来的?”燕子是报春的使者,燕子来了,春天也就跟着来了。亲切一问,既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又自然地引出湖上春景的生动描绘。
第二句:在湖的两岸都是一株一株的桃树,“夹岸桃花”一起盛放就已经很美丽了,诗人在“开”字前面又加了一个“蘸”字,这就让读者想象桃花怎么要“蘸水开”呢?画面是:1. 桃花带雨而开;2. 湖水高涨,桃枝低垂。下过雨,桃花是湿的,带雨而开,花枝繁重,自然低垂下去,仿佛是在蘸着水开放。
自然引出第三句:春雨下多了,湖水涨得厉害,把桥面都淹了,“断桥”就是把桥断了,“人不渡”,人不能从桥上过了。桥被水淹,人不能渡,这本身并没有什么诗意,关键是引出了下边最精采的一句。
第四句,抬头一看,看见一条小船从那个柳树下边撑出来了,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所谓撑船,南方生活的人都知道,经常可以看见一条船被撑出来了,一个很长的杆子那叫篙,舟子就是船夫在船上把篙子这样下插到水下边,用劲向后一推,船就前进了。这就叫做撑船。最后的这一句诗是后人传诵的名句,南宋的赵鼎臣在《和默庵喜雨述怀》诗里边说: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说懂得讲“春雨断桥”这个好句子的,人家说是谁呢?是徐师川。
至于这首诗的理趣和意境,相信读者所处环境不同,感受自然也会不一样。
四、湖上这首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湖上》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春游西湖面对风和日丽的美丽景色倍感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五、古诗《湖上》表现出游人什么心情
表现了诗人畅快、愉悦的心情
写出了湖上风景正好、游人游湖的欢快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