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格律特点
一、全面分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格律特点
该诗的平仄应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两句平仄相反,句法结构一致,春蝉对蜡炬,到死对成灰,丝方尽对泪始干。符合格律诗的对仗要求。
这两句诗行表达出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至死方休。另一引申义说法是表示具有精神的高尚情操之人。
“春蚕”句,首先以蚕丝象征情丝,爱的情思(丝)如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但仅此仍不足以表达感情的强度,于是又以蚕死丝尽,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到死方休。至此,痛苦爱情的表达已到极致,似已无以再进。然而诗人又以蜡炬燃烧这一极平常的事物来比喻自己的爱情之泪。一个“泪”字尽情表露了诗人执着而又无望的内心世界,痛苦的情思因“泪”而推进一层,进而由蜡炬成灰、蜡泪始干,象征对爱情的执着,虽艰难但亦直到生命完结。真可谓神来之笔。这两句,诗人通过巧妙的谐音喻意,写出主人公悠悠不绝的缠绵情爱,因一往情深的思念而痛苦熬煎自觉的牺牲精神,感人至深,使首联奠定的悲剧色彩更为浓厚。后人在引用它时,一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畴,往往被用来代指对某种事业的执着态度。 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二、对李商隐一些《无题》诗解释多义现象的思考
之所以无题也就两种可能,一个是他自己想不出合适的题目,一个是他自己不想冠以合适的题目。不过具体到每一首无题诗,都还要和诗的内容,作者的特点、际遇,以及当时之心境结合起来考虑,这样一来,即使后世学者皓首穷经也不一定能探究出诗人当时做诗的意图所在。因为,一方面,每一首诗都是具体的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是诗人思维加工的产物,所以,研究的客体具有历史的复杂性和心理的复杂性,这就是大大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后来读诗的人皆不相同,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所以,研究的主体也具有大大的复杂性,不同人在读同一首诗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还都会以为自己的理解是合乎诗人本意的。这是诗歌研究的难处所在,但也可能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
最能体现其创作特色的是他首创的无题诗。无题诗以其不确定的内容、独特的形式、朦胧的意境和感伤的情调等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李商隐把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痛苦、一生的心事都浸入了他的无题诗,从而使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说不出的遥远的梦幻的不确定的朦胧美,而无题诗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其说是李商隐创造了无题诗,不如说是无题诗创造了李商隐。
所谓朦胧美,顾名思义,就知道,那是一种无法诉说只能感觉的美。
在仕途上,李商隐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政治抛弃的人;在爱情上,他追求一种相对自由的恋爱,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他难以如愿,特别是晚年,爱妻的去世更让他备感人生的无奈与苦楚;由于自身的敏感和多年来的辗转飘泊,他隐约感觉到了唐王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命运。这所有的一切都郁积在他的心底,造就了他波起云涌、感伤与苦闷迭起的心境,让他茫然无措、孤寂无援。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诗歌没有了盛唐时代激昂乐观的气息,也无法具有中唐时代元白韩孟两大诗派或平易或奇崛的风格。他所描绘的也不再是前辈诗人所关注的外在世界,而是转向人的精神、心灵,他力图展示人的内宇宙,即使写具体的人物和景物,也只是为了表现人的心理、人的精神。
他的感情比较晦涩,如果没有过类似的感情体验是无法读到“一吟双泪流”的。“直到清狂了无益”是他心灵深处泄露出来的一线天机,全身心投入后仍争取不到的万般无奈,其情之凝重深挚不是其他诗人可比的,“未妨惆怅是清狂”,虽然惆怅却不后悔。这种不悔的精神在他的其它诗中也有体现。
从早年奋发图强,一腔热血,“当年匹马欲封侯”,人生风雨,世事浮沉,“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之后,自己也感到孤独无依,只有惆怅以及惆怅深处的郁愤式的清狂了。
三、李商隐的诗《无题》是一首表达什么情感的诗?
这首《无题》描写了爱情的珍贵难得和对爱情的贤贞不渝,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文人对爱情生活的挚着追求和特有的恋爱心态,可看作一首爱情诗,并无更深政治寓意。
此诗构思新巧,想象丰富。首联写见难别难,颔联写爱情之生死不渝,颈联拟想别后对方的生活,尾联表达了无望中的希望,层次清晰,拟想合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情人们的离别相思之苦和缠绵灼热之情。此诗语言精美,丰富多彩,“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象征,“春蚕”二句的比喻,使诗歌在表达感情方面既淋漓尽致,又委婉深含。深情绵邈,典丽精工,是此诗的风格特色,也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总体风格特色。
四、请高手帮我翻译和赏析下李商隐的《无题》。谢谢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男主人公(或者说就是诗人自己)独处时,听到窗外飒飒东风细雨,又听到芙蓉塘外的轻雷。尽管雨中的车轮声不再像雷鸣,且贵人很少在雨中出门,但诗人可以想象这是远去的车轮声。坐在这华贵的马车里,也可能是位贵夫人,甚至更可能是那位“车走雷声语未通”的意中人。听觉连着想象,东风,细雨,芙蓉塘外的轻雷,构成了一幅抒情的忧郁的,美的意境,此时最好相思。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金蟾玉虎表面上与东风细雨毫无关系,但呈现出一种神秘,聪明的读者能被它们吸引,希望从错乱的搭配中得到一种暗示。反复吟诵,你会很自然地领会到两个谐音字;烧香中的“香”,牵丝中的“丝”,谐音暗示着“相思”,诗人的难言之隐,先瞒住他要瞒住的人,又忍不住向聪明的读者吐露。再往下追去,很自然会联想到这是对私情的相思。咬锁(鼻纽)的金蟾腹内在焚着晚香,这不是一般人家的香闺。曾在此时,男主人公去幽会了。玉虎牵丝是在清晨,正当仆妇或主妇们汲井之时,他安然回来了。这是一次有金蟾玉虎可作见证的秘密,他和情人曾得到过天堂般的快乐。如今只留下相思的苦味。 贾氏窥帘韩掾少 泌妃留枕魏王才。 与他的爱情可比肩的,有两个历史故事。贾女在帘后窥见美男子韩寿,后发展到偷情;泌妃死后给曹植留枕以示爱的忠贞和遗憾,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诗人认为,他的青春年少(人称义山少俊),他的无与伦比的才情,都可以与韩寿和曹植相比。第三层,从诗的悲凉和惆怅情调看,这是自伤;韩寿与贾女偷情进而成为眷属,他没有韩寿那样的幸运;也没有曹植那样的高贵出身和机遇,使《洛神赋》成为爱的圣经,曹植与泌妃的故事,名标青史,成为千载以来读者心中的偶像。世人并不看重他李义山的少俊和天才,甚至将他的爱情蒙上尘垢,称他为“狎邪浪子”。活得窝囊,爱得也窝囊。 相思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是警句。不能让相思同春花开得一样红火。燃烧得愈烈,一寸相思将是一寸灰。 相思之苦,并未使向往之情泯灭,诗人又燃起新的希望,他再度坠入爱河,于是鼓起勇气去幽会。“飒飒东风”之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含情春畹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