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全诗解释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全诗解释
“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全诗译文:人生如果只像是第一次相遇那般,那样就不会有离别相思之苦了。轻易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就是容易变心的。想当初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山盟海誓好像还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但你又怎么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清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令》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但是一般被认为是写给女性的,抒发的是女性内心的哀怨之情。
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回答:这是纳兰性德的词。
二、扩展知识:
1、原词欣赏:题目:摊破浣溪沙(又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2、作品简介:这首词,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但至少表面看上去也像一首咏物词,至于咏的是什么,也许是雪花,也许是柳絮,迷迷蒙蒙,说不大清。
3、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已变。”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原本是唐教坊曲,早期属于乐府诗,后来作为词牌格式。
“拟古决绝词柬友”。柬,信也。《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拟古决绝词”,我学着写一首古代决绝词,“柬友”,送给朋友。这就说得很明白了。本意就是用思妇的方式来抒发朋友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读起这首词来笃定地以为是一首看尽风花雪月、终得七年之痒的爱情感叹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里面有个汉朝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的妃子,是个大才女,失宠后写了首诗《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后来经过大量诗人的用典再造,秋扇这个意象就被固化,成为始爱终弃的指代。
人生如果永远像你我初次见面那样多好啊,哪里会让我感受到班婕妤手中团扇因秋风萧瑟而被弃绝的悲凉?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等闲,就是平常、随意。这里的“故人”也可以说是有典,出自《昭明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
这里的故人,就是指丈夫、情人。
你随随便便就改变了曾经对我的深情,却还说这没什么特别的,人的感情本来就是易变的。
这两句虽然念起来感觉回环有趣,但是把意思理清楚,其实就是女子对变心男子的诘问。意思很直接、并不含蓄,我们觉得有些绕更多的原因是文言文和“故人”这个意象词汇的重复出现。
你变心就变心了,为什么还要强词夺理,说天下人都变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两句是绝世经典。纳兰公子虽然是借恋情说友情,不过因为笔法传神,意味传神,这两句用来形容时过境迁的爱情真是太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