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华古体诗词是繁荣还是倒退了,大家畅所欲言?
抑扬顿挫颂唐诗,
并茂声情唱宋词。
琴瑟和鸣元曲调,
朝花夕拾不疑迟。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看了网友们的一些问答,感觉有些看法比较悲观,我则持乐观态度。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古典诗词在当代或将来是否有生命旺盛力,有不有市场空间,是否要革故纳新等问题的综合。
对于这样复杂的问题,笔者用一首原创五绝来简答:
杨柳年年绿,桃花岁岁红。
诗坛光潋滟,莫道不欣荣?
网友提这个问题,说明其人很少接触古典诗词这个圈子,或很少浏览或关注当今诗坛情况,可能还囿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认知之中。且不说现代柳亚子、赵朴初、郭沫若、李叔同、王力等大师的格律诗词作品是何等璀璨,以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夏明翰、刘伯坚、吉鸿昌等无数仁人志士留下的气贯千古的格律诗词名篇又是何等辉煌!就是在当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格律诗词创作和传播领域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各种诗社和词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每日发表的格律诗词对联等作品以数十万篇计,这是古代所不及的。尤其可喜的是,随着格律诗词知识工具软件的研发,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播出,格律诗词知识得到空前普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吟诗填词大军之中,才女俊郎名篇佳作泉涌迭出,近几年在中国诗词大赛中的获奖者大部分都是中青年诗人。诗坛这种繁荣景象史无前例!所以应该感谢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让我们拥有“诗言志、词抒情”的宽松社会环境,让我们拥有网络这如此便捷的创作平台和交流传播渠道。
至于“现在的古典诗词作品难以达到唐宋时代的水平”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二方面来分析。从“量”的方面讲,前面我已解答过,此处不再重述。从“质”的方面讲,如果在几十年前提出这个问题,还有一定道理,毕竟上世纪发生的那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是致命的,恢复需要时间。况且当时的网络技术还不甚发达。可在当下还提这个问题,则“时过境迁”了。古代的那些诗圣诗仙们,他们生前在诗文领域的地位及名声,未必有现在这样显赫,崇拜及声望需要时间来积绽积累。一大批现代的古典诗人,何尝不会成为后辈人崇仰的诗圣诗仙呢?特别是毛泽东的作品,更是现代格律诗词的高峰,随便拿出一首与李白、杜甫的作品相比较,也绝不逊色。同样一首《卜算子》咏梅,毛泽东比陆游的作品,不管在韵律或意境上,不知要高出多少!何况当今诗坛繁荣,诗人众多,佳作叠现。有量就有质,若干年后,有谁能说不会出现几个“李白杜甫”呢?因此,我们既要崇仰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代文豪,他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但也绝不能“膜拜”而妄自菲薄,毕竟他们的作品受到了时代的束缚。“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诗人的这首七绝,就很精辟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状况并没有倒退,而正在繁荣之中!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