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望乡 孟浩然 古诗内容
途次望乡 孟浩然 古诗内容
《途次望乡》
唐代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译文:
客行愁落天,乡思重相催。
何况在他山外,天气寒冷晚上鸟来。
雪深迷郢都的道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很惊慌你,高歌谁为媒。
扩展资料:
注释:
1、途次:全诗校:“一作落日。”
2、郢路:指通往故乡的路。《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又,襄阳为郢之门户,故乡路亦可称郢路。
3、阳台:阳台为楚地,故浩然借以指家乡。
4、凄惶:同‘栖遑”。《文选》班固《答宾劝:“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李善注:“栖遑,不安居之意也。”全诗校:“凄惶,一作栖迟。”
5、高:全诗校:“一作狂,又作劳。”谁为媒:班固《答宾戏》:“齐宁激声于康衢。”言宁戚作《饭牛歌》以闻于齐桓事。此言虽劳歌而无人引荐终不见用。
《途次望乡》描述半生漫游远方,却无显著成效。十年间,孟浩然在来来往往的求仕之路上风尘仆仆,已然是一个不得志的中年人了。乡愁,总是那么猝不及防。这种一年又一年的漂泊人生,徒添了一层又一层的乡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古诗词网-《途次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孟浩然有哪些成就?
孟浩然( 689年一约740年),本名浩,字 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人,唐代诗人。他是唐代诗人中比较罕见的以布 衣终身的一位,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隐
居乡里或漫游四方,被后世称为“隐逸诗人之 祖”。他是继陶渊明、i射灵运等之后,唐代田园 诗的先导者,和王维并称“王孟”。他的山水田 园诗开盛唐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 影响。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
匿名2023-09-16 02:40:01让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
-
匿名2023-09-10 00:10:05让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