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头条诗人 | 陈先发 :双樱
陈先发,1967年10月生于安徽桐城。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安徽省文联主席。主要著作有诗集《写碑之心》《九章》《陈先发诗选》、长篇小说《拉魂腔》、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等二十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诗歌奖、中国桂冠诗歌奖、诗刊年度奖暨陈子昂诗歌奖等数十种。2015年与北岛等十位诗人一起获得中华书局等单位联合评选的“百年新诗贡献奖”。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
诗歌评论:陈先发与《养鹤问题》
双樱 (组诗)
陈先发
养鹤问题
在山中,我见过柱状的鹤。
液态的、或气体的鹤。
在肃穆的杜鹃花根部蜷成一团春泥的鹤。
都缓缓地敛起翅膀。
我见过这唯一为虚构而生的飞禽
因她的白色饱含了拒绝,而在
这末世,长出了更合理的形体
养鹤是垂死者才能玩下去的游戏。
同为少数人的宗教,写诗
却是另一码事:
这结句里的“鹤”完全可以被代替。
永不要问,代它到这世上一哭的是些什么事物。
当它哭着东,也哭着西。
哭着密室政治,也哭着街头政治。
就像今夜,在浴室排风机的轰鸣里
我久久地坐着
仿佛永不会离开这里一步。
我是个不曾养鹤也不曾杀鹤的俗人。
我知道时代赋予我的痛苦已结束了。
我披着纯白的浴衣,
从一个批判者正大踏步地赶至旁观者的位置上。
渐老如匕
旧电线孤而直
它统领下面的化工厂,烟囱林立
铁塔在傍晚显出疲倦
众鸟归巢
闪光的线条经久不散
白鹤来时
我正年幼激越如蓬松之羽
那时我趴在一个人的肩头
向外张望
旧电线摇晃
雨水浇灌桉树与银杏的树顶
如今我孤而直地立于
同一扇窗口
看着高压电线从岭头茫然入云
衰老如匕扎入桌面
容貌在木纹中扩散
而窗外景物仿佛几经催眠
我孤而直。在宽大房间来回走动
房间始终被哀鹤般
两个人的呼吸塞满
——选自《杂咏九章》
崖边口占
闲看惊雀何如?
凌厉古调难弹。
斧斫老松何如?
断口正欲为我加冕。
悬崖何时来到我的体内又
何时离去?
山水有尚未被猎取的憨直。
余晖久积而为琥珀。
从绝壁攀援而下的女游客,
一身好闻的
青木瓜之味。
——选自《敬亭假托兼怀谢朓九章》
孤岛的蔚蓝
卡尔维诺说,重负之下人们
会奋不顾身扑向某种轻
成为碎片。在把自己撕成更小
碎片的快慰中认识自我
我们的力量只够在一块
碎片上固定自己
折枝。写作。频繁做梦——
围绕不幸构成短暂的暖流
感觉自己在孤岛上。
岛的四周是
很深的拒绝或很深的厌倦
才能形成的那种蔚蓝
——选自《横琴岛九章》
以病为师
经常地,我觉得自己的语言病了
有些是来历不明的病
凝视但不必急于治愈
因为语言的善,最终有赖它的驱动
那么,什么是语言的善呢
它是刚剖开、香未尽的柠檬
也可能并不存在这只柠檬
但我必须追踪她的不存在
——选自《横琴岛九章》
群树婆娑
最美的旋律是雨点击打
正在枯萎的事物
一切浓淡恰到好处
时间流速得以观测
秋天风大
幻听让我筋疲力尽
而树影,仍在湖面涂抹
胜过所有丹青妙手
还有暮云低垂
令淤泥和寺顶融为一体
万事万物体内戒律如此沁凉
不容我们滚烫的泪水涌出
世间伟大的艺术早已完成
写作的耻辱为何仍循环不息……
——选自《杂咏九章》
远天无鹤
我总被街头那些清凉的脸吸附
每天的市井像
火球途经蚁穴
有时会来一场雷雨
众人逃散——
总有那么几张清凉的
脸,从人群浮现出来
这些脸,不是晴空无鹤的状态
不是苏轼讲的死灰吹不起
也远非寡言
这么简单
有时在网络的黑暗空间
就那么一两句话
让我捕捉到它们
仿佛从千百年中淬取的清凉
流转到了这些脸上
我想——这如同饥荒之年
即便是饿殍遍地的
饥荒之年,也总有
那么几粒种子在
远行人至死不渝的口袋里
——选自《叶落满坡九章》
渺茫的本体
每一个缄默物体等着我去
剥离出它体内的呼救声
湖水说不
遂有涟漪
这远非一个假设:当我
跑步至小湖边
湖水刚刚形成
当我攀至山顶,在磨得
皮开肉绽的鞋底
六和塔刚刚建成
在塔顶闲坐了几分钟
直射的光线让人恍惚
这恍惚不可说
这一眼望去的水浊舟孤不可说
这一身迟来的大汗不可说
这芭蕉叶上的
漫长空白不可说
我的出现
像宁静江面突然伸出一只手
摇几下就
永远地消失了
这只手不可说
这由即兴物象压缩而成的
诗的身体不可说
一切语言尽可废去,在
语言的无限弹性把我的
无数具身体从这一瞬间打捞出来的
生死两茫茫不可说
——选自《不可说九章》
呼吸
鸟鸣和任何事物碰撞都透着
一点醒悟。词语往往没有这样的幸运,
傍晚写一首诗,
在一些词中窒息。
放下笔,到湖边翻涌的荒草味中
走一走。极度负重让湖水清澈。
——但,极度不是尺度,
只是情绪。情绪正以晚霞的形式倾泻……
偶尔,银白鳞光划破湖面令鱼的
形象瞬间解体。而鸟鸣下沉,它
和鱼跃出的光影,构成美妙的对称——
鸟鸣与鸟鸣之间,嵌着不规则的
块状寂静。我在冷风环绕枯枝的
漩涡中遭遇意识的断崖——捕得
一些新事物的撞击。我们,和
世界在词语中的对峙,黑黢黢的,
仿佛我们极少地活在大自然中,
更多时刻只在身体狭小的
囚室中,艰难地呼吸……
——选自《居巢九章》
双樱
在那棵野樱树占据的位置上
瞬间的樱花,恒久的丢失
你看见的是哪一个?
先是不知名的某物从我的
躯壳中向外张望
接着才是我自己在张望。细雨落下
几乎不能确认风的存在
当一株怒开,另一株的凋零寸步不让
——选自《巨石为冠九章》
巨石为冠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丧乱时代的诗人
他们以巨石为冠
写黄四娘蹊头戏蝶的杜甫
只是杜甫的一种例外
这里面释放着必要的均衡之妙
当一个人以巨石的嶙峋为冠
也必以樱花的稍纵即逝为冠
以泡沫为冠者,也必以长针为冠
但刺破的地方不一定有真相
以湖水的茫然为冠者
期望着语言的遁世之舟
以歧路和荆棘为冠者期待着
久击之下,必有一醒
但真相是我迟迟难以醒来
骂骂咧咧的年轻一代以
尖锐之物袭击老去的诗人
远大于窗口的巨石和碎片,密布于我的桌面
——选自《巨石为冠九章》
无我的残缺
身体的残缺在深埋后会由泥土补上
我们腰悬这一块无所惧的泥土在春日喷射花蕊花粉
为什么生命总是污泥满面啊又不绝如大雾中远去的万重山
——选自《巨石为冠九章》
万安渡桥头
结伴出游的诗人在桥头走散
几滴水在海面被稀释
导游在我们随身佩戴的耳麦中
焦灼呼唤:向某处集中——
一个人丢失,集体便得不到默认
但集体并非声气相求的同类。我依然
渴望像一个词被
放错位置,不出现在某个句子中
等着真正危险而美的际遇在
艰涩的相互搜寻中产生
目睹集体的崩溃在下午深拂的
偃静流云中。一个人隐形
宛如很多人在同一个点上凝神。
等着别人把我从一粒沙中挖出来
而牡蛎,在海滨吐纳躁烈的腥气。
耳麦中导游的召唤,像越来越衰弱的哀告
博物馆之暮
博物馆剔透的琥珀中
昆虫半睁着眼睛
某个早晨。她刚刚醒来
永恒的凝固忽然发生了
这大致是弱者锲入历史的唯一甬道。
连同醒来时,脸上还未散尽的空虚。
弱者的历史总是耐受而寂静的。
早上的露珠,羽毛
马桶
海风中起舞的脏衣服
在印度婆罗门教和波斯教熏陶下
的街巷,与宋朝其他州县迥然不同
晨钟暮鼓。刺桐花红……
这一切被錾入青石其义何在?
入暮的展厅内残碑断石如乱句
像一首诗把一闪念和
微弱的叹息凝固起来
博物馆和诗的本义是嘴唇触碰
嘴唇。说出来,才可以活下去——
琥珀中昆虫继续醒来,只是更为缓慢
而我依然可以透过玻璃
看着石雕的明月从
石雕的海面上升起来
瘦西湖
礁石镂空
湖心亭陡峭
透着古匠人的胆识
他们深知,这一切有湖水
的柔弱来平衡
对称的美学在一碟
小笼包的褶皱上得到释放
筷子,追逐盘中寂静的鱼群
午后的湖水在任何时代
都像一场大梦
白鹭假寐,垂在半空
它翅下的压力,让荷叶慢慢张开
但语言真正的玄奥在于
一旦醒来,白鹭的俯冲有多快
荷花的虚无就有多快
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前的枯树而作
弘一堂前,此身枯去
为拯救而搭建的脚手架正在拆除
这枯萎,和我同一步赶到这里
这枯萎朗然在目
仿佛在告诫:生者纵是葳蕤绵延也需要
来自死者的一次提醒
枯萎发生在谁的
体内更抚慰人心?
弘一和李叔同,依然需要争辩
用手摸上去,秃枝的静谧比新叶的
温软更令人心动
仿佛活着永是小心翼翼地试探而
濒死才是一种宣言
来者簇拥去者荒疏
你远行时,还是个
骨节粗大的少年
和身边须垂如柱的榕树群相比
顶多只算个死婴
这枯萎是来,还是去?
时间逼迫弘一在密室写下悲欣交集四个错字
再均衡
在众多思想中我偏爱荒郊之色。
在所有技法中,我需要一把
镂虚空的小刀——
被深冬剥光的树木,
行走在亡者之间。
草叶、轻霜上有鞭痕。
世界充溢着纯粹的他者的寂静。
我越来越有耐心面对
年轻时感到恐惧的事情。
凝视湖水:一个冷而硬的概念。
在不知何来的重力、不知何往的
浮力之间,我静卧如断线后再获均衡的氢气球。
——选自《居巢九章》
零
从一到二的写作中我
挣扎太久了,
从零到一的写作还未到来。
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片烂菜叶
一只废纸篓都足以
让我凝神。
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世界,
但这个世界是可悲的。
磨损,还余四座城门。
每日背着椅子和前一天剩下的我
慢慢,向前走着。那合乎自然的
丧失之美还未到来……
——选自《居巢九章》
裸露
湖水舔舐柳树裸露的根部
我在这亘古不变的机械运动中
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入夏的湖水灰暗
它的孤独也从未稀释过
我的孤独。有时,栗背伯劳结伴飞过
湖水耐心地将倒影中的羽毛、体温和
心跳分割在层层涟漪中……也裹挟着我
又一次去舔舐柳树衰老又
洁净如新生儿的,前额
——选自《我们曾蒙受的羞辱九章》
入藏记
初冬,种子贮藏了植物神经
的颤栗后又被踩入泥土
鼠尾草分泌的微毒气息引人入胜
山中贼和心中贼,交替涌伏
我有人间晚霞似火
能否佐你一杯老酒
山路发白,仿佛已被烧成灰烬
皴裂树干在充分裸露中欲迎初雪
枯枝像一只手在斜坡耗尽了力气
保持着脚印在种子内部不被吹散
哦,时光,羞愧……绳索越拧越紧
脱掉铠甲的矢车菊眼神愈发清凉
——选自《知不死记九章》
(“头条诗人”总第457期,内容选自《作家》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