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会正规吗?
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5月31日,是以促进中华传统诗词发展,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机构。
诗词歌赋有什么区别?
“诗、词、歌、赋”的区别如下:
1、从时间上: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2、从文学体裁方面: 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
3、从和音乐的关系方面: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阅读者少;“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歌,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入乐与否,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什么是古风诗词?
古风,指古体诗。
诗体别称,即古体诗。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
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例如李白作有《古风》五十九首。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古代诗歌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而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