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古诗翻译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时间:2022-11-08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游子吟》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游子吟 诗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注释译文
注解
⑴游子:出门远游的人。诗中指孟郊
⑵ 吟:吟诵。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⑸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的子女的孝心。
⑹三春晖: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7)归:回来,回家。
翻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体载】:乐府
【内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