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诗》头条诗人 | 阿波 :春秋札记
阿波,马越波,湖州花林人。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现居杭州。有诗集《十五人集》(合著)《阿波诗歌自选集》《晨昏》。主编诗刊《北回归线》(2007-2014)。
春秋札记(十六首)
主持人语
与之前的诗作相比,阿波这组诗有着巨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全新的。尽管雕琢语言、细腻温润的江南气质仍四处可见,但承接古典的转向则是明白无误。如何承接古典是当代汉语诗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阿波显然也是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认为它能重新激活原有的写作,这组作品是他采取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
——江离
春雨
外面下起了雨,我走到阳台
小白花一动不动
栏杆上挂着的水壶倾斜着
天色还清淡
能看见模糊的初月
屋里传来孩子们的声音
未到达的停留在近处
一起向我展开
春雨落在身上
人什么时候感到爱意
就什么时候感到羞耻
白昼已尽,鸟未止鸣
相对坐着
看到你的容颜
怀恋都在群峰之外
它们像雨滴打在窗檐
正月廿四
昨西湖飘雪
推开窗户
风又寒,父母不在身边
蜷缩着昏昏欲睡
默默,默默
过了立春,雨水也快到来
群峰孤寂
望着楼里几个工作的人
春分前几日,西溪
阳台下来去水边
没有多远,杉树林二月花
荆棘分开小道
天目山路以北白鹭徐徐飞
我折了一根箬竹枝条
挥舞几下藏入怀中
和你看垂丝海棠
小朵红花从几片嫩叶里出来
中心好之,月挂树梢
淡灰白圆圆的昏色稀稀
四处都安静下来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几枚果实长在高处
一棵孤零零的梨树
我们从下面走过去
停下来,回头张望
七月初四,南京
窗户望出去
一排一排大船停在江里
江水浸没了桥墩
漫过树根,落叶漂浮
处暑,我们住江苏路3号
白天黑夜和友人相见
它静静趴在青石板上
槭树一动不动的阴影
河边
你知晓,水面并不这般翠绿
枯枝,倒影,荡漾
都停滞在那里,谁依然心动
木瓜垂丝,桂花紫薇,碧海珊瑚
雪落,鸟雀落,暖阳徐徐
房屋也落下,我见你站在河边
乐盈,礼减,共销万古愁
颤抖的手紧紧握住又松开
记下来关于劝勉关于返还
忘情
又是那个少年,白马银枪
山谷后升起青烟
杨柳和茅草摇动在左边
她耸拉着脑袋像个秀气阿尔法
匪夷所思,匪我昊天
“什么都不曾发生,什么都不再发生”①
重洋远渡, 我盯着她看
小火盆上的紫笋云气蒸腾
抿嘴起身,伸手讲了新批评
① 引句出自倪湛舸“Beyond Correlationalism”。
读礼
羽者妪伏,田野低鸣
反反复复读得不宁
崭新的文字,越磨蹭越软弱
荒凉雪一样落下
春山枯水欢爱
古老的,遗弃的,四海无人
一个平静的夜晚,灯火熄灭
寒风吹过树间
人世的梦境破晓飞去
曾子问
人年长了如何是好
春水弥漫失色
崇山峻岭也模糊
在戚而有嘉容,如乐何
日食止哭,渺渺星夜
我独自站在路边不言
亲迎而反,美好的事在途
如之何?她忙于梳妆
深衣战甲,驶向银河
正月廿三,窗外落雨
不吃晚饭
挖掘机在橘树下盘旋
万千迷雾,可以放弃
多么想轻轻抱住你
公子安之,公子不可,公子惧
公子降, 拜,稽首
河水涨起来,漫过门槛,这里在做梦
春去秋来请待子
二月初十,百花熟,再生缘
身体微风中荡漾
柳色新,想象不出蛮荒
女儿持笔待君阅
欲葬于溪涧林地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南方徐徐升起
一岁七奔,忙碌如蚁
老眼昏花翻书
江南
雪后,日照杭城
覆盖其上的开始融化
天空迷蒙,抒情消逝了
一个城从幻境里走回来
寒冷给予人教育
在雪的山坡上我抱住你
它的痕迹此时正在收缩
一点一点抹去
四处萎顿下来
露出庸常无意的真相
我们确定茫然地看见
不可遏制的时刻
这里的冬天,像自由和暴动
杂物散落在残雪边
不远处的湖泊群山
雪和雪后都在静默
春分海棠
“水很多,但是水,沿着眼泪
却不能流进你的故事。”②
不再能看到雪
只是有点兴奋
眼前的树不再长出叶子
阴影不动,停在大街上
它飘下的样子不会重现了
我们不安分地站在一边
不思想,不爱恋
像夜空中的星星
没有秘密,我和你的普通生活
② 引句出自臧棣诗。
立秋
什么都不做,呼啸和虫鸣
继续听下去,妄图远山
平常的没有显现
落叶也起爱怜
我们见过了
陷在喜悦里
黑夜从屋顶扫过
好的和坏的都像没有发生
它们在空中荡漾
一点点飘下来,不能分辨
苦痛,怯弱,愤怒
无尽,一个一个少年低头
秋风秋雨降临
再一次怀抱你
天上空空,什么也没有
亦步亦趋,你念念不忘
东明寺
无所思念者啊,一日青山
缠绕者啊,携手羁绊
澹然者啊,芭蕉滴雨
静默者啊,眼前过去了
思念者啊,从苕溪向北
有所依倚者啊,暗中坐下
未能健行者啊,蜈蚣跌落
有光耀者啊,戚戚沉沉入眠
而了文字,文字啊
桂树摇摆在庭院中
楹联末端见观音
山下灯火海一样漫来
淋雨中的大殿啊,荷花开
两棵银杏缓缓倒下
侧旁客堂里点上了蜡烛
他们低头抄写
(戊戌七月初二,余杭东明寺,与可潜,界涛二法师
初三晨起台风大作,银杏倾倒。)
保俶塔
抬头看见保俶塔
树枝和屋顶后面站着
冬天还没有寒冷
已近正午,我愣了神
它变得巨大静默
朝湖面低首,世间涟漪不能抒情
我们住在山脚下
登高能有什么
一层一层宝塔
看不到过往,看不到双亲
看不到苍老消瘦
一动也动不了,塔身紧闭
摇摇欲坠一路走回去
北山凤起省府弥陀寺
像在云朵,我碰到他
美好艰难,它那么新,和你一样
龙女牧羊
春露其一
雨自树梢的云端滑落
几只公羊石间徘徊
这里是海外仙山
你是龙女,拉我出门
十月秋风里跑到水边
对面是被照见的岩壁
我冷得漂浮
记原来的事
道左相遇
平原野草摇摇
我说:他日归洞庭,慎勿相避
你盈盈一拜,转身消逝有哀伤
沿着大西洋中的一座山峰
密雨打上窗户
八角宝塔江边滚滚
显现的脸庞如春露
风筝其二
早餐的时候,透过玻璃
我看到一只风筝
两座山的峰顶被笼罩着
对面的岩壁退得很远
肉欲慢慢消散
依然之容已无所恨
雨珠顺着栅栏滴下
闪起微光复又熄灭
念断桥摩肩接踵
被你牵引,心无所虑也
这里陌生的雨雾
越压越低浸没了屋顶
我们从悬崖下来
回到客栈,喘着粗气
玉鸟还要在海边飞动
山坡上停留稀疏的羊群
明月其三
要写下什么,屋外开始大雨
我愿意退回到原地
观看他手中的蜡烛
一步一步,小心地护住火焰
停顿是天意
若喜若悲,零泪如丝
转辗于金陵,临安,吴兴
庙宇内敲钟声含混
明月忽然出现
见你奔向它,我手足无措
一个终身的时刻没能夺取
一棵枯萎的树在海边摇晃
这并不盈满
美犹似置身黑暗里
妄想可以怀抱
为君生出光辉
(“头条诗人”总第515期,内容选自《江南诗》2021年第4期)
有关诗歌写作的几个问题
阿波
每当需要提供一篇创作谈给刊物时,我就会没有把握。翻阅以前写的为数不多的关于诗歌的文字,觉得不够直接,或者就是把问题藏着掖着。这次,我决心把自己诗歌写作的问题袒露出来,即使这么做可能有损于我的诗歌。
首先想到的是宋代诗人陈简斋(1090—1138),辞世前两个月写有《九月八日戏作两绝句示妻子》,“今夕知何夕,都如未病时。重阳莫草草,剩作几篇诗。”翻阅《陈与义集》,很多诗篇中出现关于写诗的句子,另外一个事实是,北宋南渡后,他忙于政务,又早衰多病,写诗不多。他死后4年,学生周葵集其500多首诗,刻于湖州。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写诗对于一个诗人如此重要?以至于他念念不忘,并在自己的作品里反复说明这一点。这听上去不像是一个问题,但其中隐含的是诗人对于自己现实生活的否定,具体到简斋,就是他对于自己“忙于政务”的否定,具体到我自己,就是对于我“忙于商务”的否定。最后8年,简斋写诗很少,郁郁寡欢。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那么诗人是否应该摒弃现实生活专心写作?这里面有危险,也有困境。我是湖州人,初中开始就读于练市中学,大学毕业后回到湖州机床厂工作,当时认识了一个写作者,练市镇含山乡人(含山塔建于北宋元祐年间)。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弃农写小说,在湖州人民路上和朋友开了一家面馆想维持生计,未果,后寄身于铁佛寺,又辗转去过西北等地,后回到含山,2014年自缢于老家。“白鹤停在天井中”,这个世界不缺诗人,或者说诗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并不比一个普通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紧密、更深刻一些。诗的诱惑,和任何其他的诱惑一样,也会令人迷失,而且它的吟咏如此美妙,让每一个写作者误以为是在召唤自己前往。
关于上面问题里的困境,是很尴尬的。从古至今,诗的写作者大多出自贵族阶层及官宦人家,从诗经开始,直至近代白话新诗,无不如此。一直到现代意识影响到普通人,在中国,最近一次诗歌写作的普及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校园里每一个无邪的学子都开始写诗,他(她)们,接受了诗歌的教育,并成为理想者。但很快的,诗的写作在90年代的经济发展浪潮里被淹没,写作者或停滞,或自我欺骗,甚至慢慢成为了诗的俘虏——没有诗歌,就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在普通人看来,诗人是特别的人,他们把心思放在写作上,把宝贵的现实生活放在其次。当下的事实果真如此吗?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否定。这个否定包括事实上的和观念上的。现实情形是,我的大部分心思在日常生活里,家庭,工作,娱乐及忧思。前面这些容易理解,忧思可能也是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的,只不过作为一个诗人,更敏感一些,更具体一些,不仅忧思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忧思写作本身,这也是陈简斋的忧思。
那么,第三个问题,从观念上来说,当代诗人把宝贵的现实生活放在首位,就诗歌来说是正当的吗?我肯定地说这个问题本不应该成为问题,就连上面的第二个问题也不应该成为问题。它们之所以对我构成了问题,原因在于我没有认真生活,没有视现实生活为宝贵。
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每天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是否已经偏离宝贵的生活。不孝敬,不体恤,不关心,不远游,不思考,不访友。抓着一根诗歌的稻草,妄想着无视平庸和贫乏,还试图掩盖自己的不善和不良。诗,从来都会直接撕碎一个诗人堕落之后的伪装,它不管你写过什么好的还是坏的诗歌,它会以一个写作者无法写作为标志来警告你,把诗人的称号从你那里拿回去。而你,将付出余生来证明你是否还是一个诗人。
写作的信心从何来?“他日归洞庭,慎无相避。”
2014年,友人罗戎征在我家清唱了一段自编的《柳毅传书》,念兹在兹,想写一首长诗,关于相遇,分离,爱,礼。不久读到吴兴华1940年写的《柳毅和洞庭龙女》,“他下了马,举起眼睛一看,疏叶的树下”,惊于他的语调和我如此相似,和诗人桑克说了我想要唱和吴兴华的写作计划,他鼓励我说你会比他写得更好。吴兴华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20岁,没有写完整个故事,只是写了相遇一节,结束于“可是他糊涂了,应该往东的,他往了西……”
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拟了提纲,试了几次未果。曾想去泾阳、洞庭,甚至约过两地的诗人边围、草树,终究“忙于商务”未成行。那几年,我的公司第二次创业,我抛弃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歌成分,荒废了写作,这首诗像一块石头一样暗中支撑着我,让我保持着和诗的联系。我知道完了,已无可能写出曾经存在过的那首长诗。自己的问题,也是只写了一个场景的吴兴华的问题。3年后,2017年的国庆假期,我和妻子七七去北欧旅行,误闯至和伯格曼故居法罗岛同名的法罗群岛,海外仙山,密雨里,她站在群羊徐行的山坡上,连续几天,我写了《龙女牧羊》。再3年,2021年开始,写《辛丑读礼》。
妄论诗歌问题,我的惶恐我自知。床边满满的书籍,杂乱无章地堆着,有《诗经》《春秋》和《周礼》,有读不太明白却心向往之的未来哲学。也有友人的诗集一二,他们航行在各自幽暗的汉语星空中,某些时刻,我确定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