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完诗文后,有发表的平台么?是怎么流传出去的?
时间:2022-06-02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古人写诗文不象現在有专刊、杂志、头条、微信,而是相互抄写传唱,以至好的诗作留传后世。
除了网友们说的那些形式,其实古代,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印刷术逐渐成熟,后人印刷自己前辈家传下来的父辈、祖辈乃至更早先人的作品,已经可以实现,固然其印数不是很多。当然,即便印出来了,政府没有发行渠道,但是其流传到今天就获得了新生命,真正的生命。比如:杜牧临终前看车彻人生,吩咐把自己的一生诗文手稿当做纸钱烧给他,他咽气后,他的外甥迅速扑灭火,抢救下来十分之一手稿,后来他外甥把杜牧的这点作品印刷出来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薄薄的《樊川集》。
写诗,最初是发表在哪里好?比如余秀华,不是公众号?
謝邀问,一看你就写不好诗!“棹子底下放风筝,出手就不高!供参考!谢谢!
我从新浪博客,到美篇写诗十几年,有读者,也结交了有层次的诗友,我十分感谢这两个平台,由于一些诗友的相互切磋,我写诗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先后出版了两本诗集。但我感觉近两年我写诗有了一些突破,我感觉新诗除了重视韵律,重视用形象说话,重视有思想深度外,还要重视诗构思的完整,有明线和暗线勾连,让读者感到不零散。近期我的自由诗也像旧体诗一样有起承转合了。我想新诗应该有规矩,有传承。最近我的诗又发到今日头条的中国诗人圈,读者多了,交流的诗友也多了。我感觉今日头条的中国诗人圈这个平台很好。这个平台助我成长。也会对新诗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谢谢!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