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more+
咨讯
more+
宣笔
more+
徽墨
more+
宣纸
more+
宣砚
more+
中国诗歌
more+
中国书法
more+
中国美术
more+
中国艺术
more+
理论国学
more+
登录
注册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理论
江雪:隐秘与沉默:释放被囚禁的审判——阿鲁诗歌散论
2022-05-27
16
董迎春:当代诗歌“刺点”及“刺点诗”的价值及可能
2022-05-27
15
史言:郑愁予晚近诗作的“纵向意识”与“中心轴意识”研究
2022-05-27
18
赵允芳:辜负胸中十万兵——陆游的爱与哀愁
2022-05-27
16
莫迪亚诺:遗忘如冰山(诺贝尔受奖辞)
2022-05-27
23
T.S.艾略特:《玛丽安·摩尔诗选集》序
2022-05-27
23
耿占春:论民主与诗歌
2022-05-27
26
张丹:摸象记——泉子诗歌刍论
2022-05-27
16
张松建:《文学杂志》与中国现代诗学
2022-05-27
17
罗振亚:靠文本的“翅膀”飞翔——沈苇诗歌及其隐含的诗学问题
2022-05-27
16
熊辉:隐形的力量:翻译诗歌与百年中国新诗
2022-05-27
13
哑石:“后现代主义”与新诗关系简议
2022-05-27
25
夏汉:写作:蜕变中的童年与生命的快乐——世纪末一代诗人群体的循识(2)
2022-05-27
32
唐晓渡:心的变换:“朦胧诗”的使命
2022-05-27
12
罗振亚: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
2022-05-27
15
范剑鸣:诗意较之谁短长 ——新旧体汉诗的互质与互证
2022-05-27
26
郭婷:不是我,是众生——论杨勇诗歌中的生命情怀
2022-05-27
24
杨小滨·法镭:抒情与叹息——读罗任玲《一整座海洋的静寂》
2022-05-27
21
颜炼军:危险与可能:“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2022-05-27
38
瓦莱里:纯诗——为一次讲学所作的笔记
2022-05-27
26
夏汉:写作:蜕变中的童年与生命的快乐——世纪末一代诗人群体的循识(1)
2022-05-27
15
“诗心”、客观性与整体性: 《野草》研究反思兼及当下鲁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22-05-27
25
张连义:日常生存·历史意识·细节呈现——赵思运诗歌关键词
2022-05-27
42
王新:诗味还随画韵长——从诗画融通视角论沈奇之诗与诗学
2022-05-27
34
唐晓渡:单恋——有关帕斯的若干瞬间
2022-05-27
17
上一页
1
..
213
214
215
216
下一页
笔墨纸砚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