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懂诗词的吗,给品品这首诗?
吟咏何用柳与愁,形不问,神情留。意境全无,只求风流透。为吐心声诌信口,图畅快,没理由。
自知底蕴不足够,挖肚肠,粗句凑。戏网取乐,不管羞与丑。下里巴人无怨尤,小玩闹,自享受!
谢谢!虽不懂诗词,但还是比较喜欢阅读,无论古代的,亦或是现代的。即然相邀,简单说两句吧!说多了也没那水平。感觉还是不错的,至于专家高手如何评判,智者见智吧!好词!佳语妙句,意味无穷:冬离愁,绿难收。星不见,月空留。水东流,花落旧。谁是我,心也瘦。意境突现,荡气回肠,至此,不多言,见笑了,感谢相邀!
当代旧体诗坛,哪些诗人是真正有创造性的?
唯我独尊!
对于旧体,我对当代了解不多。但身边多多少少有些喜好诗词的朋友,也时有作。但终究品格稍低自娱而已。
我觉得虽然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民族自信心的建立文化自信的回归,能够让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词文化当然是个中代表。但是我觉得虽然越来越多人喜欢诗词,我们的小学中学也越来越多接触到中国的古典文学,但是,在我上学的认知里,这种改变不见得能对古典文学的发展或者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多么正面的作用,只是让大家看到了社会和政府的态度。
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觉得诗词这种文字形式,要读懂它很简单,要感受它很难。
上学时,老师教一首诗,背。背完告诉你修辞手法中心思想。这诗就算教完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所有的老师都这样讲,但是直到高中的某一天,在我看到某一首诗的时候,心跳加速。仿佛它包裹了几百年的能量瞬间在体内荡漾起来
我突然觉得诗词可能并不见得像老师说的那么简单。
我们通常对诗词的认知和鉴赏都在格律和情感上,作着通过对感情的抒发,在格律的要求下,填出诗句。当然当中还有一些咬文嚼字的推敲,气氛的渲染。
这些表象的文字形式我们当代旧体诗爱好者做的也都不错,但是因为古文基础的薄弱或者古汉语语境的缺失导致今人写旧体诗文笔欠佳,有的人想成全意境有的人更在意格律,两全者,不多。
除了这些,古体诗的现代诗人中往往把精力用在感情意境推敲和格律上,却忽略了一个文学创作力上,我后来想,当年让我心跳加速的,就是这个文学想象力,这事区别优劣的最重要的因素。我读李白的时候读者读者就颓了,因为有这个体会,我才知道他是天才。
文学想象力在诗词中的体现多数是虚写,修辞,想象的部分,当然修辞谁都会,但有些贴和神韵又新奇巧妙着实让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