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是否应该对未来的学生普及旧体诗词的创作教育?如果需要,是否还应普及格律?
“旧体诗词”的概念是什么?格律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是回答此问的关键所在。
旧体诗词,可理解为近体诗(格律诗)和词,即古人或今人按平仄押韵格律的创作的诗(即律绝和律诗)和按相应词牌平仄押韵要求填写的词。
格律,就是平仄押韵的用字组句规律和基本平仄押韵的原理。
平仄,其实就是汉字四声系统在诗词体裁形式上的二元化。
平仄有古今两套标准。古汉语中,上、去、入等声调为“仄”,其余为“平”;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声系统中,第一、二(即阴平、阳平)声为“平”,第三、四声(即上声、去声)为“仄”。古今平仄和韵部分类存在的客观分歧,是汉语四声系统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一定时代大众化语音交流习惯的分歧。
除词必须按词牌相应平仄押韵要求填写外,律绝和律诗的平仄格律,依据马蹄韵声律理论及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平仄杆”截句法,可整理归纳为简单的四个字:“替、“对、粘、韵”。
替:即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向两端无限延伸,形成鲜明突出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声律美。这是依据汉字双音节居多的显著特点总结出的规律,也是格律诗用字组句原理。
对:即上下句双数位置的汉字平仄相反。
粘:即上联第二句与下联第一句双数位置的汉字平仄相同。
韵:即句首句入韵者和双数句末字都必须是同一韵部的平声字且一韵到底。在同一首诗里,不可换韵或借用“邻韵”凑合押韵,因为邻韵汉字毕竟不在同一韵部。
词牌平仄押韵相应要求与律绝和律诗平仄押韵基本要求,是诗词体裁形式赖以存在的基本规则,是古今韵诗词创作审美的统一标准。即平仄押韵规则与诗词体裁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客观统一体,不能人为分割开来。试想词的创作,若不按相应词牌平仄押韵要求填写,还是“词”吗?同样的,律绝和律诗如果以“因律害意”为借口,失替的追捧为“拗救体”或“鲤鱼翻波” ,失对的追捧为“偷春体”,失粘的追捧为“折腰体”,押临韵的追捧为“孤雁出(入)群”,替对粘韵客观规则都被冠冕堂皇地人为主观否定了,格律诗和古体诗还有体裁分类的必要吗?
总之,词牌相应平仄押韵要求与律绝和律诗平仄押韵基本规则关系密不可分,无论古今韵,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不是诗词体裁作品了。
结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格律诗也不例外,无论创作审美,都须遵守其“替对粘韵”的基本规则。因此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声系统的平仄“二元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