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几句话写出《晚春》 欣赏
一、请用几句话写出《晚春》 欣赏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
二、晚春第四句赏析?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晚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晚春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四、《《晚春》》本诗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晚 春
韩 愈①
草树知春不久归②,
百般红紫斗芳菲③。
杨花榆荚无才思④,
惟解⑤漫天作雪飞。
译:
青草和花木好象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了似的,千方百计地现出万紫千红的颜色来争相比美。杨树花和榆钱没有敏捷的才思流露,只知道象雪花那样漫天乱飞。
注:
· ①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
②归:回去的意思。
③芳菲:花草的香味。
④才思:才华。
⑤惟解:只知道。
析析:
诗作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晚春时节草木百花对春天留恋不舍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惜春将归,自勉上进的感情。
“草木知春不久归”,青草花木已经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了。“知”、“归”均是拟人写法,草木本无知,这里却有知,春之回家如人返里,把花木和晚春拟作知情知意的人们,显得真实和生动。春即将归去,怎么把它留住?于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红紫”,写色,言其千方百计,“斗”言其互相比赛。“百般红紫斗芳菲”,形象而富有情趣地写出了春天那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芳香馥郁的美好景色,花草树木如此百般争斗,其意在于留住春天,表现了它们对春天的依恋,而这也正是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诗的后两句,作者从万树千花中专门选举“杨花”“榆荚”是很有意义的。作者并无意嘲讽这“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的“杨花”“榆荚”。“杨花”“榆荚”虽然少色乏味,与“万千红紫”相比逊色得多。但它们却不避其“丑”,不畏人讥,勇敢地加入这挽留春天的队伍。你看这不是很值得称扬吗?总之,本诗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草树木对春天的依恋,从而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自勉勉人的思想感情。
五、《晚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一定的哲思,即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