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长相思 白居易de 译文
长相思①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行帐灯。②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作者】
1654-1685,初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明珠之子.康
熙十五年(1676)进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词
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
三百五十首左右。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人词选中著名之
本。纳兰性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介公子。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
亡之作尤称绝调。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之一。
【背景】
得知纳兰性德是明珠的长子,1682年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算起来纳兰性德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却是个得了痨病的年轻男子,有抱负志向有心无力似的。也难怪30岁就英年早逝了。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查资料得知榆关乃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的,甚至有些豪迈的情趣。
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蓝的发黑的夜空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的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不过为什么不是万帐灯呢?我认为万字更体现诗人豪迈,直抒胸意的特点。而千字用在这里,既有壮观的意思,又不夸张,也表明作者是个谨慎,内向的人。如果是李白估计就用万字了。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
总的来说,写的很传神动情,可是状观处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可能和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有关。
【注释】
①此词牌原先系唐教坊曲名,始见《全唐诗》。双调,三十六字,三平韵,一
叠韵为正体。 又名 “山渐青”、“吴山青”、“长相思令”、“长思仙”、
“青山相送迎”、“相思令”、“越山青”、“忆多娇”、“双红豆”。仄韵
者名“叶落秋窗”。 ②榆关:山海关的别称。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聒碎:搅碎。聒,嘈杂。
【品评】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时空推移过程,及
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绵长心境,允称即小见
大之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
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
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
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何以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思
乡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
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
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
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哪有这种令人痛苦之声
响?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
心理情态能初充分表现出。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
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对,
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
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摘自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元明清词精选》
【鉴赏】
此词可能是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作者随清圣祖至关外时,途中所作。
上阕前三句描述作者跋山涉水,风雨兼程与圣上踏上关外,而关外历来是清满族统治者的发源地,所以作者在这里用了“山一程,水一程,”表明路途的遥远和回乡的艰辛,“夜深千帐灯”一方面写出了回乡队伍的庞大,一方面也透出作者淡淡的乡愁。
下阕前三句表达作者思乡情切不能入眠。“风一更,雪一更,”一方面写出的关外即作者的故乡的气候,一方面有写出作者因此而被引起的乡愁,作者深夜听着风雪交加的沙沙声,无心睡眠,一更又一更敲过了,“近乡情更怯”。“聒醉乡心梦不成”一句用的妙,“聒”风雪的声音,作者听着风雪的声音更加思乡以至连思乡回家的梦都做不成,思乡之切,之深,之浓,令人潸然泪下,最后一句“故园无此声”可惜故乡听不到作的思乡的心声,
整首词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因为眼前的山山水水,风雪和灯引起的思乡之情,更加流露出了作者想回到家乡的意愿!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
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第三句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夜深千帐灯”,夜深人静,帐蓬里点上了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思乡之意更浓。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故园无此声”卒章显其志,然而因为有情感上的铺垫,固而也不显突兀。词的上下两片开头对仗,都是通过对外物的描写揭示内心的感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