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如何划分节奏
古文如何划分节奏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句意:我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
分析:句子的主语就是“臣”,谓语就是“知”,“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
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不急,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句意: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0
分析:“率”是“率领”的意思,是动词,“妻子邑人”是“率领”的内容,作“率领”的宾语,“率妻子邑人”就是动宾结构。“来”是动词,“此绝境”是来的地方,是“来”的宾语,这也是动宾结构。
综合全句来看,这个句子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所以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
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
例: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句意:凭借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的人就不用。)
分析:“由是”领起下文“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则”领起“可以辟患”,“而”领起“有不为也”,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
例: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句意:人常常犯错,但在这之后能够改正)
分析:它的意思是“人常常犯错,但在这之后能够改正”,中间出现了语气的停顿,有了在说话时的歇气、换气,所以停顿也就自然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
扩展资料:
断句就是在阅读时将句子分隔开使之便于理解的过程。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句
语文的古诗句、古文怎么分节奏?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时间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朗读停顿。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来看,考查的重点为后者,即句中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以把握词语的意思和句子的语法结构为前提。解答这类题时,首先,应将句子翻译出来,把意思紧密相连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就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其次,在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时可先找出动词,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句子,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从而确定句中停顿。
真题在线: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秦王坚自河东还。
(2007年江西卷)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最明显的两处停顿。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006年宁夏卷)
3.下面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
(2006年广东卷)
4.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2007年四川成都卷)
【解析】以上几道中考题均要求标出句中停顿处,从题目来看,只要掌握划分朗读停顿的一些基本方法就不容易出错。
【答案】1. 秦王坚/自河东还。2.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3. 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4. 其/实味/不同。
答题技巧:
一、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朗读停顿。
一般来说,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文言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停顿。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或提示原因,如“盖”“夫”等。这种情况下,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②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停顿。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停顿: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句子的语气才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停顿。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关系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①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②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④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停顿。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一犬坐于前。(《狼》)为此句正确划分朗读停顿,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前面。根据句意,在“其一”的后面停顿才是正确的,即:其一/犬坐于前。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朗读停顿的方法远不止这五种,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哪些地方非停不可?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1.句首的关联词和语气助词后要停顿。如:
(1)虽/鸡狗不得宁焉。
(2)故/君子有不战。
(3)盖/一岁之犯死者而焉。
例(1)中的“虽”和例(2)中的“故”是连词,例(3)中的“盖”为语气助词。
2.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4)已而/夕阳在上。
(5)曩/与吾祖居者。
(6)中/轩敝者为舱。
例(4)(5)中的“已而”“曩”是状语,表时间,例(6)中的“中”也是状语,表方位。
3. 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若/毒之乎?
(9)吾父/死于是。
例(7)中的“滕子京”是名词,作主语;例(8)中的“若”为代词,作主语;例(9)中的“吾父”是偏正短语,作主语。
4. 谓语与宾语、补语间要停顿。
(10)乃重修/岳阳楼。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予将告/于莅事者。
例(10)中的“岳阳楼”是名词,作“修”的宾语;例(11)中的“古仁人之心”为偏正短语,作“求”的宾语;例(12)中的“于莅事者”是介宾短语,作“告”的补语。
5. 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13)山肴/野蔌。
(1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例(13)中的“山肴”与“野蔌”,例(14)中的“良田”“美池”“桑竹”三个短语之间都是并列短语。
哪些地方不可停顿?
一般来说,以下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 偏正短语
(15)而/乡邻之生/日蹙。
(16)得道者/多助。
(1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例(15)中的“乡邻之生”,例(16)中的“得道者”,例(17)中的“山林之乐”都是偏正短语,均作句子的主语,所以它们都应连读。
2. 介宾短语
(18)不足/为外人道也。
(19)其/如土石何。
例(18)中的“为外人”是介宾短语,作“生”的补语;例(19)中的“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