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社会,近体诗还会发展下去吗?
谢邀!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近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更是古典诗歌的典范,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下去。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近体诗发展迄今,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时代人民丰富深厚生活内容,更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世态万象,由巍峨高山到滚滚长江、由栏杆到平原、由人间到天堂、由现实到理想等,塑造出绚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表现诗人千姿百态的真情实感。
当我们在读古诗时,或是李白诗自由豪放、不拘一格,或是杜甫沉郁顿挫、激越悲壮,或是白居易通俗易懂、脍炙人口,或是杜牧的语言清丽、情韵绵长,又或是李商隐的艳丽精深、含而不露等,今天我们依然从中感受到每位诗人内心情感世界,触动我们心灵深处,这就是诗的生命。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时时读,时时新,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历久弥坚的感染着我们。
有人说近体诗是带着枷锁在跳舞,格律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表达,存在局限性,可能因此走向湮灭。但我想说格律从来都不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恰恰相反,正因为格律独特的存在,才体现出最优美的韵律,独一无二的艺术,让我们在吟唱时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夜宿山海关》作者: 陈仁德,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寒星数点夜生芒,寂寞孤城接海疆。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卧听楼头风习习,恍如对客说兴亡。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入韵,平水韵:七阳,绝句是可对仗或不对仗皆可以的,所以格律是正确的。再说意境:山海关在历史上,李自成与吴三桂在此地发生过争战、八国联军侵入山海关。作者夜宿山海关,由远到近,寒星点点、孤城之小、海疆辽阔,夜里风习习,思绪如潮,景入情,以景衬情,表达作者爱国之情。格律没有影响意境,抒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耐品。
还有人引用鲁迅先生说的话。说: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完了,现代人还写什么诗,写出来都是打油诗。这位仁兄,请不要断章取义。鲁迅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这当然不是说此后就再无好诗了,只是说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这是鲁迅写给杨雯云的信,自己本身就有些自谦。他写的诗谁人不称赞呢?如:《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这是鲁迅写给自己好朋友郁达夫的。首联借用典故钱王这种黑势力压迫下,来说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又用伍子胥典故,表明当时社会的现实。颔联看似在写景,实则在提醒郁达夫迁往杭州的不利因素。颈联用历史人物岳飞和林逋的遭遇进一步劝说,尾联直接告诉郁达夫迁移到别的地方。看似在层层递进劝慰朋友,也是在说明当时政府在杭州的黑暗统治。此诗虽不能和唐诗相提并论,但也是无人堪比的写作高明。
在这个新时代社会,对于近体诗我们既要传承更要发扬,我们继承前人的丰富艺术经验,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或者一步一趋的模仿,我们应该要有所取舍。如:杜甫,他就善于学习前人创作中的长处,但很有自己主见,正是这种兼容并包转益多师的学习态度,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才能别出新意,登上了更高的峰峦。所以在遵守格律前提下,继承古人的经验时,要在创作中别出新意,另铸新词,开拓这个时代的新意境,作出反映这个新时代生活的崭新篇章,未来的华夏会处处有诗意。
答案是肯定的!随着我国“文化强国”的不断推进,近体诗不仅会发展下去,而且还会长盛不衰!
一、首先向朋友们分享一下我自己按照近体诗格律要求原创的七绝•《春柳》三首:
〈一〉
(中华通韵)
金嫩先攀岸柳枝,丝绦柔细欲沾衣。
和风丽日春烟醉,倩影婀娜入碧池。
〈二〉
(平水韵•孤雁出群格)
金嫩丝绦欲换衣,纤纤倩影入清池。
晴空丽日春烟醉,碧翠先沾岸柳枝。
〈三〉
(平水韵•孤雁入群格)
金嫩先沾岸柳枝,纤纤倩影入清池。
晴空丽日春烟醉,碧翠丝绦欲换衣。
三首写柳诗都是仄起首句入韵式七言绝句,意境、字句基本相同,但格律却大不相同。〈一〉首依照中华通韵“枝、衣、池”属于同一韵部“四支”,〈二〉、〈三〉首依照平水韵“枝、池”属同一韵部“四支”,而“衣”则属于“五微”,“衣”为近体诗“孤雁格”中借邻韵。〈二〉首中,借邻韵“衣”为首句入韵是孤雁出群格,〈三〉首中借邻韵“衣”为尾句入韵是孤雁入群格。当然还有近体诗“替、对、粘”平仄格律要求、起承转合等等,由此可见近体诗的博大精深,韵味无穷,引人入胜,值得学习、传承、发展!
二、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包括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排律,字数、句数、平仄、对仗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艺术和文明,仅唐朝三百年中,就流传下近五万首左右的近体诗,在某种程度上讲,近体诗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为了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学习和创作诗歌,适应语言发展变化和时代的进步,国家提倡和引导使用《中华通韵》,推动中华诗词新韵使用的规范化,满足新时代韵文需求,助力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