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兮”,哪句诗词里包括该二字?
“若兮”,哪句诗词里包括该二字?
若有人兮山之阿笙蔽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若兮:1.语气助词。无实意。例如:菀蘼芜与菌若兮,渐本于洿渎。淹芳芷于腐井兮,弃鸡骇于皇筐簏。 2.好象,象这样。表实意。例如:忽清商兮一奏,则寂若兮无人。 “兮”是《 楚辞》里面所特有的。 “若兮”出自:《楚辞卷第十五》皇门开兮照下土, 株秽除兮兰芷睹。 四佞放兮后得禹, 圣舜摄兮昭尧绪, 孰能若兮愿为辅? “若兮”最早应该在这出现!!注《楚辞》作者 屈原不过也有种说法,此词为语气助词,主要是西周战国以前常用,后来的三国时期,也有人使用,具体表示一种爱惜失去的感想!(此种说法不具有权威性)
在文言文中“若”有哪些用法.并各举一例!
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