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鹊山颔联赏析?
时间:2023-08-02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登鹊山颔联赏析?
三四句“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写诗人登上了山顶,极目远眺。只见济水、泺水如同两条白色的绸带,绕过山脚,往北流去,相交于远方的泺口。“微微”,说明看不真切,目光稍稍收回,青、徐二州的辖地上,阡陌纵横,牛羊成群;房屋田垅,树木庄稼,历历在目。徐州是诗人的家乡,家乡的山水他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三四两句“有神致,虚字炼得好”,这“神致”就在于这两句是景中有情。那样远的泺口都看到了,说明诗人在山顶逗留时间之久;那样多的景物一一“数”来,可见诗人的兴致之高。诗人不是把自己兴奋愉快的心情明白说出,只是通过写景来透露;而写景又没有具体描摹云水竹石、鸟鸣花香,只是通过望远、指点两个动作来概括,这既符合登高远眺的实际,又含蓄地点明了要表达的情意。正如王士祯所说:“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然而使人见而心服者,在笔墨之外也。”画天外山峰,略具笔意,便使人体味到言外的情意,这就是这两句诗的“神致”所在。
《登鹊山》
【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二、嵩山的古诗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维
三、登鹊山,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表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有一种沧桑感蕴含其中!
原文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四、关于镇江焦山的诗
清 狄楚青
不相菲薄不相羡,
入世皇皇出世闲。
独立中流喧日夜,
万山无语看焦山。
郑板桥
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