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词文学  >

诗词韵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12-20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诗词韵律释义:诗词平仄和押韵的规范。

详细解释: 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她的肩背有韵律地波动着。” 内容: 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特点: 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诗词原本是用什么语言读的?是粤语吗?

上古汉语(大约三千年前)是有辅音结尾的,诸如词尾有f,s,p,d等等结尾,听起来就像外语。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树”在现代念做“shu”,但在上古时期可能念做“shus”;“狗”在现代念做“gou”,但在上古时期可能念做“gouf”,另外,还有复合声母诸如“pl”“sl”“sp”“st”等等,比如“爬”就可能念做“pla”,“朋友”可能念做“spengyou”,“兔”念做“stus”等等。而且名词还有复数形式,动词还有时态变化。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语进化之后的发音变得简单了,全部成为单声母,单音节。但现在的粤语仍保留了部分辅音结尾,比如“碟”念做“dib”,“百”念做“bag”,“十”念做“sab”。

粤语未必是保留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因为粤语只是古汉语的其中一个分支而已。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描写田园风光的一句古诗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关于七夕的古诗如下: 1、《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有哪些?下面就有我分享古代诗词描写秋天的诗句,欢迎大家学习! (一)9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出自《九歌・湘夫人》,由屈原创作。这句诗描写...
推荐阅读
  •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类似的诗句,能算得上抄袭吗? 2022-05-30
  • 为什么说岳飞《满江红》词能孤篇压两宋 2022-06-25
  • 古代的诗词讲究押韵,如何使各朝代诗词作者使用同一种发音的语言来做到押韵的? 2022-06-01
  • 鼓励自己好好学习的诗句 2022-07-0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