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词文学  >

食可以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典故?

时间:2022-12-02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食可以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典故?

这句俗语出自苏东坡的《于潜僧绿筠轩》,原句是“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的是苏轼途经潜县丰国乡,于是慕名前往寂照寺拜访於潜僧慧觉。二人游至寺庙内绿筠轩时便作了此诗抒发胸中块垒。全诗大意是说宁愿生活中没有肉吃,也绝不能让住处没有竹子。没肉吃不过消瘦,没竹子却会变得庸俗不堪。而瘦了还可以长肥,俗了就很难医治了。

宁可吃饭不吃肉,不可居处不种竹。 古人认为种竹是美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语出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二、宋代诗人苏轼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说明方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是议论的写作手法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的寓意?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此诗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古代人认为竹子是有气节的象征,不肯折腰,竹子在植物中被称为君子,所以宁可吃的饭里面没有肉,也不能在生活中缺少了应有的气节,人争一口气,所以人活着应该有骨气。尤其过去的人更看重人的气节。

四、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说宁可不吃猪肉了,也不能不和竹子一起居住。传闻苏东坡非常喜欢吃猪肉,这里这句话表现了他对竹子的偏爱。

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啊?解释详细些,谢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是:宁肯不吃肉,也要住的地方有竹子作伴。

六、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什么意思?

应该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意思为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2、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就是指宁可在居住的场所没有翠竹,也不能在饮食上没有肉吃,形容一个人非常爱吃肉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描写田园风光的一句古诗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关于七夕的古诗如下: 1、《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有哪些?下面就有我分享古代诗词描写秋天的诗句,欢迎大家学习! (一)9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出自《九歌・湘夫人》,由屈原创作。这句诗描写...
推荐阅读
  •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类似的诗句,能算得上抄袭吗? 2022-05-30
  • 为什么说岳飞《满江红》词能孤篇压两宋 2022-06-25
  • 古代的诗词讲究押韵,如何使各朝代诗词作者使用同一种发音的语言来做到押韵的? 2022-06-01
  • 鼓励自己好好学习的诗句 2022-07-0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