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来:印度札记(1—5)(点评:西渡)
1、德里印象远看德里,哪怕是隔一段屈指可数的时日。在时间里的回望总是远得很有深意。我看见那群乌鸦在飞,以那天寂寥的、漫无边际的姿势,掠过德里禇红色的楼顶与塔尖。典籍纷乱。一些足音流转于贝叶之上。那侵蚀着被侵蚀的,那似乎留下但又无以攥住的,成为敲打于心的经语。那天我抵达德里已是深夜,被一辆笑里藏刀的突突车拖进老街旮旯的一处客舍。墙。木头椅子。暗绿色的布草。与暗绿色有关的无处不在的咖喱味道,印度的味道。我枕着时断时续的经语入睡,听见水滴石穿。而在德里的第一个早晨,我走进灰蒙蒙的各种电线胡乱拉扯的老街。一个流浪者蹲坐街边。在结痂的腿上他抹一把油亮的药,然后抹他的嘴和脸。那群乌鸦在飞,奇怪的叫声撒落一地。想走近看看,近看德里。我被告知有两个德里,新德里和不可思议的老的、旧的德里。2、瓦拉纳西一条大河汤汤而下,无所遮掩地,流经生死。同时流经一座城。古老的城,天黑时暮气沉沉地睡去,天亮时醒来。生与死不可或缺的部分:斑驳的褚红色的城堡、石阶、隐秘的回廊和巷道。令一些开始或结局变得跌宕曲折、魅影幢幢;或者,一下子豁然开朗。那么多人从下游平原来,从上游遥远的北方山区来,穿城而过,涌向河岸投入新生的沐浴。在用尽一生奔赴去死的路上,生者在大河里历经一场假想的死。而不远处火葬的柴堆明明灭灭地烧,死者则在火焰和青烟中找到生的路径。一块未及化烬的胫骨随水飘来,与沉浸于喜悦中颤栗的新生的胴体擦身而过。生与死近在咫尺,却又安之若素。一条大河汤汤而下,波光敛艳纳彩,一粒金沙足可捧掬于心。大河名为恒河,永恒之河。按音译而阴差阳错地得名。这座叫瓦拉纳西的城,因为生死随喜,而成为平常人的圣城。3、在勒克瑙吃嚼烟离国都那么远,一些为冷兵器追杀或者饮鸠自断的朝代,倒毙在路上。最后连同那些往返的路一起消失。广袤的北方邦的首府。边境线若隐若现,战事与家书一样渺茫。时间在香料和美食中得以软磨硬泡,变得像散淡的阳光般细碎。三千佳丽,拥坐城中,一支卡塔克舞便让戌边的军士解下甲胄了。一抔离愁,在红香翠软里似银币一样应声散尽。而异乡客游走于街市与巷陌的步履,至今轻快、从容、甚而恰似那年的优雅。那年精雕细琢的街沿下,传统的嚼烟,封装在彩塑小袋里显眼地摆卖。嘴里,烟碴子坚如硬石。随后一种粗涩的呛熏从口腔逆袭颅内,一种内在的颠覆和晕眩……像勒克瑙在其出了名的闲适与消遣里,突然让人透不过气来4、阿格拉:红堡与泰姬陵像他那样眺望。像他,那曾经的王,无时无处不望见他的悲伤。从红堡到泰姬陵的3.5公里,他日日眺望的长度,他的悲伤的直径。世间无与伦比的最后的寝宫,他为她修建的,她在那里以不老的姿容永远睡去。那曾经的漫天征尘消散殆尽!平林漠漠,落日熔金之处,大河在那里拐弯。他只在缠绵至深的爱情里低下头。他太久地低下头。篡位的刀刃趁机在他和她的儿子们中间嗜血游走,他抬头时已是山河变色。那被罢黜的王,从被幽禁的红砂岩精心雕琢而成的巨大城堡,日日眺望泰姬陵,孤独地、满怀沧桑地,直到死。像他那样眺望过,在隔世的唏嘘与幻想里。像那曾经的王望见他的深爱的泰姬,他望见她,从华美的廊柱间回身转来。他和她相视一笑,十指相扣,顺着游客通道走出红堡,走得到大街上。虽然悲伤无时无处不在,而尘世里夺目的光彩,在人群中一点点显现。5、斋普尔的风宫平地而起的风,平地而起的953个窗洞。层层叠叠,953种在巨大的红砂岩上被镂空细琢的窥望。被恩准的、对俗常日子的有条件的窥望。你可以想见上千个嫔妃,一个又一个,耐不住宫帷的寂寞了,拥挤在953个窗洞后面朝大街窥望。……在压抑的偷笑与私语中打发时间。贫蹇而简单的俗常的欢乐,滚滚红尘中,一时竟可以是无以惊扰的一抹亮色。但你永远看不见她们:那层层叠叠——渴切的眼神与错愕如花的美丽。一座临街的专为后宫嫔妃们看看热闹的宫殿。一面写满窥望的墙。有什么退回到被掏空的内心,并且千疮百孔。风成了最后的主子,把一切打发得了无痕迹。你只是远来的游客,在随拍的相片里,突然想细辨那窗后似是而非的身影。那是对953种窥望的另一种窥望,对时间的窥望。
特邀专家点评:
纪游诗在旧诗里是一个重要的诗歌类型,也产生了很多名作,但更多的是平庸之作。寄情山水、吊古思今的纪游诗,在主张关心社会、以山林文学为迂晦艰涩的新文学革命诸君看来,理应属于推倒之列,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纪游诗在新诗中并不发达。但近些年随着出行的便捷和诗歌活动的频繁,纪游诗也俨然有复兴之势。但要写出好的纪游诗并不容易。一则现代旅游多走马观花,观察既不细,描写也难深入;二则纪游诗所描写的对象与作者是一种外在的关系,未经情感和经验的积淀,作者的感受浮泛表面,也就很难动人。所以,很多所谓纪游诗不过是一篇罗列地名、风物的流水账,连风俗描写都谈不上,更毋论诗的品质了。陈波来这组诗对纪游诗上述两方面的困难都有所克服,它虽然也有地方细节的罗列,但颇能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使得这种描写具有一定深度。“笑里藏刀的突突车”“暗绿色的布草”“无处不在的咖喱味道”“各种电线胡乱拉扯的老街”等等,固然都可归之地方细节,但是作者对此有选择、有节制,等到“我枕着时断时续的经语入睡,听见水滴石穿”这一句出现,这些细节就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味和时空体验而有了诗味。“一些为冷兵器追杀或者饮鸩自断的朝代倒毙在路上”“那曾经的王,无时无处不望见他的悲伤”,这些诗句则显示出作者的感受力和在纪游的场景中提炼主题的能力。(西渡)
选自《中国好诗》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