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鸟:总体性与共同的风格——《在彼此身上创造悬崖》研讨会发言
北京青年诗会中的诗人之间的相异性是很明显的,所以已经不用再去强调。我想接着周瓒所提到的——“总体性”问题说说我的想法。周瓒提的问题很重要,她谈到,团体也好、组织也好、平台也好,是到处都可以组织的。我们强调每个人的区分,而不谈“总体”,或无法明确什么诉求、气质,那北京青年诗会和很多的群体、平台相比,怎么区别出来呢?她可以问的更直接:它的意义是什么?它能贡献什么呢?
我不想谈北京青年诗会的“总体”,而是想问,为什么我们如此惧怕总体话语。东东的微信名字是“总体作者”,那是他对自己的期许。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么多人的“总体性”是什么?中国独特的政治经历会让我们避谈总体性,其中有危险,我们都担心。但这么多年的“个体”话语已经走到了极端,每个人的写作都指向各自的“内在”,让我们的写作变得非常散碎,甚至看起来非常多元,但事实上,这种千奇百怪的样貌有多少是生效的呢?它们一般也只是些修辞外貌,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格。风格是更严肃、更根本的东西。
尼采在《施特劳斯——表白的作家》的前半部分一直在呼唤一种统一的风格。我相信,以尼采的敏锐,他想要的绝不是某种整齐划一的东西,而是针对时代普遍状况的共通理解,并捕捉到某种共同的气息。这样才足以形成文学的新样貌,形成自己的典范。
这不是要我们自我经典化,而是要更勇敢也更认真地对待“新颖”和“独特”。而如今我们正处在“新颖”和“独特”的汪洋之中,根本就不能、甚至就不敢去要求一种统一的、共同的风格。因为,就接触资源的方便程度讲,过去的什么时候都比不了现在。一个年轻人可以轻易地在各种资源中为自己找到一个谱系,或真或假地把自己放进去,由于这些谱系都是随机组合的,也就很容易显示一种外貌上的“新颖”,而且每个人都有权确立自己的“新颖”。
也许我们真正要做的,可能正好相反,而是应该去清理这些似是而非的资源和传统,以便留足空间,安放我们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自觉地梳理文学史,认清自己的历史处境,那种共同的处境,廓清我们的动作空间。这个问题我之前也谈过几次,其实今天再谈已嫌啰嗦,但看见大家仍在强调“区分”、“独特”、“间距”,就忍不住要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