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斯:徐缓篇(3)
当特殊急迫的现实出现,意识会替代想象力。
万物都倾向于成为真实,或者说,万物皆朝真实的方向运动。
人只是为了某一个读者写作。
每个人都是自己死掉自己的死。
只满足于破坏的作家属于只满足于翻译的作家的级别。两者都是寄生虫。
说出的东西就是诗,而不是说它时用的语言。最好的诗两者都有。诗人注视世界就像男人注视女人。
无话可说和以悲剧的方式说出,与有话可说不一样。
诗是诗人创造的自然界。
美感的秩序囊括了所有的秩序,却也不受限于它们。
宗教依赖信仰。而美学不依輓信仰4两者相对性的位置可以颠倒。在个人的内心缔造一种比宗教大得多的美学是可能的,目前的状况正好反映了缔造它的困难,除非在内心里。
最终的价值是现实。
现实主义是对现实的损毁。
激怒哲学家也许比跟著他们跑更有价值。
唯有世界适于思考。
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
诗歌是其特性的总和。
我想我们不应该强调诗人是正常的,或者强调任何人是正常的。
真正的幸福者:是他发明了诸神。是他把诸神说过的唯一的话语放到了他们口中。
诗歌洗刷了世界的贫乏、多变、邪恶和死亡。它是当下的完美,是世界不可救药的贫乏中的满足。
诗歌是学者的艺术。
看见了的事物变成再看不见的事物,反而言之是说不通的。
研究和理解虚构的世界正是诗人的作为。
对年轻人来说一切都是生理的;对老人来说一切都是心理的。舌头是眼睛。
上帝是某物的象征,它可以采取其他的形态,比如说,高贵诗歌的形态。
这一天会来临:诗软一如天堂,看上去就像一个悲凉的装罝。
伟大的征服是对现实的征服。只是像惯常那样再现生活的一瞬是不够的。
一首诗是一只山鸡。
人类的精神既要跟绝妙的文学竞争又要幸存下来,这是怎么可能的呢?
万物的金教堂是完美的精神。
现实界是一个真空。
所有的人都是谋杀者。
词必须就是它再现的物,否则,它就是象征。是对身份的质疑。
当心灵像一个大厅,其中一个声音在说话,那么这声音总是别人的声音。
必须给心智提出一个谜字。心智总会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在每个诗人身上都有一点儿农民气。
亚里士多德是一具骷髅。
身体是大诗。
诗歌的目的是为人的幸福作贡献。
有一种基本的文学,诗歌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事物此刻的外表如何,是一个感知的问题。
人类是永久的大二学生。
要想有独创精神,就必须有外行的勇气。
生命就是肃清那些已死的。
各类艺术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那所谓正常的。诗人是不可见事物的传道士。社会有如汪洋。
暗喻创造一个新的实在,而原物显得不真实起来,
从使自己相信到使别人相信,这是诗歌在个人中的起源或终结。
浪漫主义之于诗歌,犹如雕饰之于绘画。
伟大的诗歌是某种现实的解脱。
眼睛宥见的要比舌头所说的少。舌头所要说的要比心灵所想的少。
现实是主题。
我们必须大胆步人人的内在世界,或者一事无成。
诗人不必把自己的经验改写成哲学家的经验。
描写是一种元素,像空气或水。
读诗是一种经历,写诗更是。
―首诗是一个咖啡馆。
诗人获知人性。
思想趋向于在池塘里集中。
理智是天性的一部分,理应被天性控制,
生活不是人和场景,而是思想和感情。
在词语的世界里,想象力是一种自然的力量。
生命脱离不了自身的形式,
诗人来到词语中就像大自然来到枯枝中。
词语是唯一的手风琴。
既然人创造了世界,那么不可避免的神便成了乞丐。
诗歌使对幸福的追求尊贵而辉煌。诗歌本身就是对幸福的追求。
神是一种对自我的假设。
美学是文明的尺度,不是唯一的尺度,而是某种尺度。
诗歌必须最成功地抵抗智力,
浪漫存在于精确和不精确之中。
文学不是基于生活的,而是基于对生活的命题。
风格之变乃主题之变。
诗歌阐说一个人与他世界之间的关系。
感觉与见识加速了词语,而不是相反。
一个人不能在生活中寻找史无前例的经验。
每件亊物都在完成自身,满足自身。
要现实的丰满之花,不要理想的加州水果。
最终,美感会被击碎和毁掉,如果它的观察者本身已垮掉而且再无对美的感觉。
摘自《最高虚构笔记》,斯蒂文斯著,陈东飚、张枣译。
-
匿名2023-09-28 05:10:02镜片清晰无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