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杭:好诗指南——给阅读者和写作者
这篇指南写给诗的阅读者,也写给诗的写作者。
识别好诗只凭自己的心。道理是这样,现实中并非如此。我们不是在好诗的熏陶下长大,当我们接触诗,总是从自己的偏好出发。这些偏好有时是某种气氛、语调或修辞,而对其他诗意的表现视而不见。我们不知道喜欢的是不是好诗,因而我们认为自己不懂诗,只是任由自己的爱好罢了。这样是不是够了?
似乎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好诗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看法比较古典,脱胎于万物皆有“理型”。我接受这样的看法,认为那离开人类就不存在的意义,仍然为人所需要。历史上诗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诗的外形一直在变。然而无论古诗,还是现代汉语诗,我们又倾向于认为存在一个共通的东西,即诗意。是不是好诗,似乎可以等同于:一首诗有多少诗意。我们在谈论戏剧、小说、音乐和其他艺术的时候,也时常谈到诗意。由此看来,诗意似乎是某种特别本质的审美资源。到底什么是诗意?就是我今天谈的话题:如何发现和界定现代汉语诗中的诗意。
一、诗意辨析
1.诗意不等同于美,美不是诗意的目的。
2.诗不是散文或小说的分行、省略。诗意不出自描写、叙事或戏剧性,甚至也不出自抒情。描写、叙事和戏剧性可以容纳诗意。
3.同样,诗意也不出自诗艺。这并不是说诗意排除可操作性,诗艺令诗意实现。
二、语言的品味
4.修饰是最差的语言。那些表面的美的泛滥,不断地形容、用大词形容大词、堆砌词藻而语焉不详,只会像流行歌曲的歌词那样空洞。我们在观看歌剧时,字幕上的语句也常是这样。亦即把简单的翻译成复杂的,用四字词代替一个简单的词,自以为华丽,实际上他擅自添加了多少干扰啊。不要陶醉于任何一个词语的使用,这并不重要。如果你除了添加修饰,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让语言变美,说明你对语言处于一种没有自觉意识的状态。
5.小心使用那些被文化污染了的词语。谨慎对待成语和化用古诗词中的语言,因为你已经很难用它们表达一个具体的东西。因此,尽量使用简单的词,因为它们无论怎样被使用,都还容易保持原初的意思。
6.70—90后诗人,已经把语言的个性化发展到前代无法想象的程度。那是因为每个人从自我开始,为自己写作。表面上看是陌生化、私语化,实际上是在语言内部的任性处置。这种自我的语言实验,已经成为参赛的资格。
7.怎样进入语言的内部?前提是不要有语法的概念。要研究口语,用口语做实验,因为口语不听从语法。最容易听懂的就是口语。并非从口语中选择诗材,那样只有口语没有诗。而是将我们要表达的东西诉诸口语。这就像是翻译,口语必然经历一种艰难,去实现对它而言陌生的意义,并再次成为口语。
8.没有格律,只有节奏。没有人再关心现代汉语能否找到几种相对固定的格律格式的问题了。唯一使人爱读的是节奏。克制修饰、使用简单的词,也是为了让节奏暴露出来,成为最显要的特征。别刻意做那种让段落凑得整齐的事情,那不会让你得到节奏。你找来的填充物总是碍眼的,它们不但稀释诗意,也抹煞惊奇。
三、表达现代问题的方法
9.重要的不是诗句,而是内容的结构。情感、事件或思想本身有一个怎样的结构,是它决定了诗句。
10.一个诗人有没有经历过象征主义的训练是容易看出来的。没有经历于此的人写诗,在意用词,致力营造诗意的句子。象征主义破坏了词句,让它们凝聚于意象、情境,就像端上来的菜看不出食材。不像我们从波德莱尔、里尔克、叶芝开始,不从浪漫主义开始,80末、90后的诗人从保罗·策兰,或者布罗茨基、米沃什、沃尔科特开始,他们从这些晚近的大师那里间接得到象征主义。因为现代主义诗歌都是从象征主义来的。
11.是否了解象征主义与是否写出好诗没有关系。这项判断的意义在于,学习现代主义的方法是为了表达现代问题。我们对前代诗人的不满,有一点不就是因为他们没能充分表达现代问题、概括时代的核心冲突吗?好诗不一定表达现代问题。你可以选择做(或喜欢)一个简单的诗人,或复杂的诗人。
四、知识性和精神性
12.诗人不能只写心情、情绪和感觉。
13.诗不一定总写重要的东西,但诗人不能总写不出对自己特别重要的东西。
14.写得多具体都没有用,那仍然不能形成你的个性。纵然证明你是一个细心、有感受力的诗人。
15.诗拒绝常识。用全副现代技巧和习得的大师样貌,在日常中平行移动,还是没有诗。
16.像屈原的《天问》、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维吉尔的《农事诗》,诗原本是认知的。今天,诗的认知仍然包括那些科学难以探入的自我、爱、道德、社会公正,以及存在感和死亡等等。但是我们真的就把其他领域都放心地交付科学了吗?比如关于时间和宇宙的问题,如果它们和命运相关。
17.即便没有宗教,也可能获得精神性。它们涉及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认知最终所要走入的问题。
18.诗人所做最多的就是认知自我存在感的瞬间、以及与周遭事物的关系,就是通常说的即兴。这些偶然的瞬间中多少蕴藏着必然。但诗人并不一定只是心灵的认知者,他从心灵出发认知一切。
19.因此,知识没有诗意,但认知的驱动力,即好奇、欲望和恐惧关乎诗意。
20.譬如爱。当你表达爱,这是一种抒情,它可能只带来常识。那么你怎样表达爱呢?怎样说出这就是你要表达的爱?去研究你自己的爱,这就开始了一种认知。当你研究之后再回到表达,就有可能是诗。
21.知识性和精神性,是一体两面。认知主体与对象拉开一个距离,这个距离被认可为接近客观,主体尽量不离开自身,不投射到对象上,因此主体得到满足,知识是冷冰冰的。精神性同样需要一个距离,但主体跳出自身,暂时寄居在事物之上。这些事物可以是很远的宇宙、假想的某个维度,也可以是近旁的巨大事物或者渺小事物。因为这种寄居,你从事物的内部假想地得到了一个视角,这就是神的视角。因此神的视角,也是物的视角。物永远有一个自己的立场,是超出日常的,站在那儿看出人与事的有限性,也对眼前的一切变得奇异而给予肯定。
22.精神性的古典形式是逻辑,这仍然是有效的。而无序的语言所喷溅出的意外,也可能具有精神性。无论逻辑的跃升,还是无序的暴动,都需要一种能量。
23.在认知的步步推进或精神主体的跳荡之间,诗丈量边界。因而为什么有的诗人备受道德感的折磨?诗就是要探测道德的边界,在公认的道德中发现不道德,在公认的不道德中发现道德。这令诗人陷于道德的悖谬。
24.诗反对励志。永恒、真理,这些本无诗意,诗人以此处处对照出有限性,才有了诗意。谁要是在认知之外还想再迈一步,告诉别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克服有限性,诗意就丧失了。布莱希特要不是因为他的实验态度,就险些走入了这样的境地。
25.因此,别以为诗是幻想,诗是真实。我们所说的梦想实际上是一种浅表的理性行为,是我们在白天置真实于不顾,为满足自己而做的。你尽可以这样励志。但梦的活动很难控制,它是精神和身体状况的隐喻。你不想做噩梦,白天幻想的东西想得多么多也很难梦到,因为真实不是这样的。诗更接近梦。
五、效果参数
26.连贯:无论你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写出来的诗尽量保持连贯。就是通常说的气不能断。如果你写的不是纯粹的抒情诗,这个问题可能好处理一些,你可以借助一种结构,但这样并非最佳。连贯也并非实打实的一环扣一环,不失关联的跳跃更佳。连贯的考量,排除了那些勉为其难的诗作。因此,不要强制发力,除非在你想故意制造这样的效果,但本可以不这样的时候。
27.准确:是否找到一种最好的表达?“必然”是无法衡量的,可以用来衡量的只有准确,它标识了现实选择中的最好一种。但即使你钦佩一首诗处处体现了用词的准确,也不能说明什么。
28.直接:如果表达简单的意思,最好直接;如果表达的意思复杂,想办法直接。你要表达的东西,最好能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
29.深度:在经验和记忆中多捞一会儿。考察和研究事物的复杂性。走进无底的内心。
30.强度:可以通过遣词造句追求强度,这个办法最难保有效。一种好的结构、一种矛盾、一种逻辑辩证,也可能有助于此。这是从操作层面来看的。决定性的还是诗人的性格、能量和精神自由。
31.写完一首诗,看看它是否表达了你最初想要表达的意思,还是中途转向别的意思。为此选择重写一首诗可能比修改它更容易。当然你也可以是一个建构主义者。
32.假如一首诗你感到写得成功,拿给别人读,即便好友也不能完全读懂,需要你去解释,最好重新审视它。写诗并不需要所有人看懂,但多数人看不懂,说明你的表达还有问题。
六、如何提高识别好诗的段位
33.多读诗。那些公认经典的诗人,如果你读不出好处,那么就无论隔多久记得再拿起他,反复读,直到读出为止。
34.读译诗,可以先听从别人推荐好的译本,直到你能分辨好的翻译和差劲的翻译。
35.多读当代诗。如果你写诗的话,活的语言创造在当下。如果你只是读者,你需要的好的拣选也许还没有出现,不过值得尝试。
本文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1月30日“北青艺评”,刊载题目为《35条好诗阅读指南——给阅读者和写作者》。
-
匿名2023-08-30 03:50:01具有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