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书法完全可以自成一派不用模仿,但是必须要刚柔并济,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书法是有法度的,就象吃饭,有吃饭的規矩,走路也有走路的規矩。书法自我欣賞另当别论,要让世人赞赏谈何容易?王羲之成为书圣也不是生来就是,王羲之的老师在传言之中只有一个卫夫人,其实在魏晋这种时代,家族凝聚力非常强,书法笔法也都是以家族形式进行传授的,即使是卫夫人,也是王羲之的近亲。当然卫夫人只是教了王羲之楷书,王羲之楷书一部分从卫夫人字体中来,一部分从钟繇字体中来。但是王羲之的行草笔法,也就是对书法史有“变革”影响的行草书,主要得益于第一代草圣张芝,这是一个神奇的人物,是把章法化为“今草”的开端人物,也是大草和狂草的第一代开创者。如果细分析,张旭和怀素的着手点虽然是二王,但也只是从笔法而言,从章法或者用笔的节奏,都是从张芝字体中而来。
书法是有传承的,总有人拿“王羲之从不临帖”说事,那不过是目光短浅罢了。如果把历代流传下来的刻帖以年代的形式摆在一起,就会发现笔的传承和发展,但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就比较麻烦,只能一个碎片一个碎片的学,最后才能顺下来。这也是很多人只看过一点皮毛就管中窥豹的原因。
作为习书者,不要总想着自成一体,这只是学不像、不练基本功偷懒逃避的借口。故而有的人特别强调自成一体,主张自创字体、自出风格,但事实上,我们能看到有几个人的书法像模像样的?
真正的自出风格,写到一定程度上是建基于对古人的临摹与自己的书写风格相结合,走一条有传统功底、有自我意趣的路子,只有不断的历练,将书法融入生活,把生活写进笔墨里。
练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是写下了年华、是爱好、是信仰、是执着、是追求!
个人愚见不当之处请斧正!
附拙笔一幅五体“心经”。(客户订制)
中国书法有着五-千年的璀璨光辉厉史,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启用臣相李斯统一中国文字,这在中国书法文化史
上是一大丰功伟绩。到了魏晋时代完成了书体的演变过程。出现了像王羲之书圣及其子王献之等大书法家,并称为‘’二王‘’。至唐代已达鼎盛时期,及唐宋元明清,才出现了像欧、颜、柳、赵等四大楷书名家,自立门户,自成一派。而这自成一派的四大名家也是博采众长,相济相生,互为相补。在各体之中得有先师前辈的笔触或门派的影子,而并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个人要想自成一派,并非易事,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天下功夫出自一家‘’。
通观中国书法与中国的中医理论与中国的先天五行都是相通的,书法理论基础与文化渊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对书法的理论与要求,存在着诸多的讲究。比如说像‘’刚柔相济,肥瘦适中,有骨有肉,有血有肉,墨不血枯,字如其人‘’等等理论基础。
总之‘’刚柔相济‘’的理论是正确的,在中国书法界的理论中是成立或被认可的,当然也是传世作品必须所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