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古时候是不是一种文化垄断?
古代的书法确确实实就是一种文化垄断,古代学习书法分两种:一种是家传,一种是师传。其实书法是垄断在贵族的手里的,属于贵族文化。
古代的字帖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见到。普通的寻常老百姓是见不到的,所以呢,他属于贵族文化,普通老百姓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时间,也买不起文房四宝。
在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家族就是贵族,他能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书法大家。他的伯父王导,老师卫夫人等。王羲之的书法属于家传,也有师传。有了见识才能写出这些好字。普通人接触不到这些人。
古代要学习书法,要找字帖都得是拓本和摹本。古代不像现在这样,字帖必须要在原件上面拓出来,或者摹出来。而且贵族之间,好的字帖还得去借,不是人人都有。而现在呢,都是影印本,随手就可以购买任何的字帖,只要你在网上查就能找到,所以古代的是贵族文化。
综上所述,书法在古时候就是垄断的贵族文化,我们看历代书法大家,大部分都是当朝大官就知道了。
因为社会阶层固化,出现了一些文化垄断。
比如说。随着朝代更达,受习者的年龄与身份在不停变化。西汉进学者多属平民;自东汉以后,出身官宦世家的受学者比例逐渐增多;尤其自东晋之后,士族子弟占据绝对优势。士族在文化教育领域能够形成这种垄断性地位,与他们逐渐把持政治权力密切相关。在政治权力与文化教育之间,更呈现出一种互为倚重的掎角之势。那个时候还不曾有科举这个制度。经常有大官人家子弟,世代都是是高官的现象。
普通低阶层的也仿佛被固化在他们所在阶层 ,一直受剥削,压迫。到了终有一天实在活不下去,唯一更改阶层的办法就是造反,加入造反队伍。
希望的曙光出现在科举制度的出现,给了普通人家子弟,一个相对公平,还算公平的改变命运,为国效力的机会。另外,设计本题关键,新式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逐步普及,大大降低了读书,写字的成本。造纸的材料,随意可得,普通的毛笔,竹子,动物的毛也很容易得到,不用宰杀羊,都得得到羊毫笔。当然成本在怎么降低,笔墨纸砚这四大耗材,也都需要相当费用,小康线以下的,根本买不起。所以也涌现出了类似,怀素和尚这种草书大师,用芭蕉叶子练字的经历鼓舞历代文人。为什么江南地区文人多,考中进士的也是江南地区占全国的一大半,就是因为哪里温饱大多解决,小康跟富裕的人家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