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人最缺乏什么?四个层面从三个观点说起!
我们说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中国书法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变迁,自魏晋以来才形成流派,可以说前期的书法虽然目前也称之为书法,但其实当时主要的作用是在实用层面,也没有人刻意的把书法当成是一种艺术,直到魏晋以来,书法才逐渐被作为一种艺术受到重视从而发展起来。虽然如此,但是在古代书法作为一项日常技能,并不像今天这样被抬高到如此地步,而是专门作为一项艺术来看待,一般也都是像今天的学生一样,大家相互之间觉得谁的字写得比较好,比较美而去欣赏而已,也很少有人刻意的去临其他人的帖,最多是师徒之间的学习、父子之间的指点、朋友之间的切磋而已,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书写。也因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书法艺术竞相争艳的大好局面,也为后世留存了一大批风格各异的传世书法作品。
自隋唐以来,书法不仅在民间百花齐放,也备受当权者的喜爱,一般书法造诣高的人,能够受到关注,进而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相对多了起来。因此,文人学习书法的热情开始高涨,便开始有针对性地临帖学习了。其实我们大家从这里可以知道,古人临帖其初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博取功名时获得更大的关注,为自己加分而已,只有后来书法造诣达到一定程度才是想纯粹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文化如此繁荣发展的今天,国家强调要提高文化软实力,而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受到极大的重视,临帖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和基础的步骤。但是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我们对于古人的在书法上的理解又不尽相同,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争议。由网上出现的各种言论而言,我认为当今书法界主要由以下几类人构成:
一是底层书法人。这类书法人构成了庞大的中国书法文化的群体,因为爱好者众多,所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不同,又加上各自的审美标准不同,导致书法界出现了非常大的争议。这其实就跟武侠小说中的门派一样,其基本的追求都是要使自己的武功更上一层楼,但由于所属门派不同,也因此出现了门派之争,对自己所学的武功深信不疑,对别人的门派嗤之以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人相轻。有人说,这类人是书法这座金字塔的最底层,我也相信,但是我更相信,没有这个底层,就没有中国书法文化这座金字塔。就像某些人说的,书法是小众精英艺术,我一听就想笑,没有这些爱好者,你自己研究个什么艺术啊?没有观众欣赏,没有群众支持的能叫艺术么?而现代,也正是这些广大的底层的书法爱好者撑起了书法界的大半边天,我们知道网上众多的教程谁来学习,众多的书法用品谁来买?众多的书法文章和书法视频谁来看?没有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没有群众,这些东西能够存在么?仅靠你那几个人?
二是中层书法人。一般来说,中层书法人在书法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或者说在自己那一片的小圈子里小有名气。于是乎便想着能够更进一步,对于别人的书法作品和书法风格,有的能够客观地评价,但有的却过于偏执。这种偏执的结果,就产生了迷一般的自信,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虽然自己只是小有提高,但实际上就想当教师爷了,想要一统江湖了,想要在这个领域里显示自己的存在了。对于不合自己心意的书法作品或者风格,总是用各种言语和手段加以打击,极力地显示自己的高明之处,但实际上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惹急了就让别人多临帖,多看书,就好像一个人多临帖,多看书,就像你看一个人太丑,但是通过长期看、多看和学习审美知识,就能把这个丑人看成美人一样,有这么神奇的效果么?我看未必吧!
三是高层书法人。其实这类人学习研究书法以及书法知识的目的已经不再是要提高书法水平了,他们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一是真的是想突破自己观念上的桎梏,想创新,想创造自己的个人风格;二是权力斗争的问题。因为每一行业都涉及到这个问题,能否获得话语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了话语权之后,他们才能挑战权威,才能指定书法艺术的标准,才能够让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三是利益分配问题。利益总是千百年来唯一永恒不衰的话题,因为利益,有的书法人可以不惜自己的身份地位,可以不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局,进而歪曲书法的标准,制造热度,严重破坏了书法文化的健康发展。其实说白了,他们最终的结果还是为了争夺自己的市场,争夺自己的利益而已。
四是最高层。能够上升到这个层面的都是一些大公无私的人,一些怀有家国情怀的人。这些人研究书法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利益了。有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领悟书法的精髓,有的则是为了弘扬传统书法文化,也有的是为了正本清源,以正视听。他们对于书法的热爱已经超越了艺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来看待。
那么综合以上四个层面,当代的书法人最缺乏的是什么呢?其实已经以第四层面予以说明了,当代书法人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三个字:精,气,神。
精是精益求精的精。有的书法人通过大量的练习,在书法上有了一点点的成就,然后就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转而求新,求变,求利益、求回报;这种情况其实在当前书法界很常见,也很普遍。我们经常批判的丑书倡导者和追随者就是这种心理,他们所提倡的创新,所追随的改革,其实连书法艺术的基本功都没有做扎实,只是凭着自己的机遇得到了一些认可,进而就开始飘了,认不清自己的真实面貌了,认为自己已经超越古人了,而我们很多书法人都缺乏这样一个精字。
气是气韵和气度。很多书法人都是浅尝辄止,自以为学到一点皮毛就自以为是,到处卖弄显摆,缺乏书法艺术应有的气韵;有的书法人对别人指指点点,动辄没入门,江湖体,印刷体,不是书法等等。这类书法人只能接受表扬,坚决不接受批评,听到阿谀奉承就心满意足,听到不同的声音就暴跳如雷,没有一点文化人的谦虚之气度。也有的书法人学古而泥古,一律按照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既不讲求实际,也不会与时俱进,作品有形而无神,似是而非,对于古人的东西不管好坏,不敢质疑,不会质疑,照单全收,缺乏一个真正书法人理智的判断,缺乏直面古人不足时应有的气度。
神是文化精神,当前很多书法人缺乏一种心怀大局,胸怀民族的精神。很多人都在围绕书法是不是艺术在做争论,而忽略了书法不管是不是艺术,其实这都是一种文化,一个灿烂瑰丽的中华文化。我们大家都知道,书法可以修心养性,但修的是什么心,养的是什么性?那么对于文化来说,大家都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要修心,就要修一颗纯粹的爱国之心,把书法文化当成服务人民、提升广大群众精神需要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把书法当成处处谋私利,谋个人声望的工具。我们要养性,养的是什么性?我认为是养的韧性、灵性和人性。是面对困难与挫折的韧性、领悟文化过程的灵性和分辨是非美丑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