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兰亭序》和《清明上河图》,你还知道哪些书画传世经典?
说起书画传世经典,我首先就会想到《洛神赋图》,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首先因为它有着非常传奇的生世,为我们展示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公元222年,31岁的曹植从京城回自己的封地,途经洛水时,仿佛看见一名美丽的女子踏水而来。曹植惊为天人,写下了传世名作《洛神赋》。
《洛神赋》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相遇、惊艳、陈情、相恋、分别和思念。东晋画家顾恺之以《洛神赋》为蓝本,以连环故事画的形式,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洛神赋图》。
在这幅画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曹植一行人在回封地的路上休息,拉车的马儿此时已缷下了缰绳,在路边吃草嬉戏。曹植宽袍峨冠,在随从人员的护卫下,立在洛水河边向远处眺望。
远远看见,平静的洛水河面上,女神云鬓峨峨,裙裾飘飘,手持着莲瓣形状的羽扇款款而来。天空中,一轮红日缓缓升起,一条巨龙正向着红日腾飞。侍从们呆若木鸡,曹植静静地看着空中的女神,似乎害怕打扰了这位美丽的仙子。
第二部分中,女神已经来到曹植的地方,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是曹植对洛神美丽外貌的形容。而顾恺之在画中则将曹植所描绘的女神形象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她忽而飘在云中,忽尔又在远处的山林中采摘灵芝。
第三部分中曹植向洛神追诉自己的爱慕之情,洛神感受到了曹植的情谊。从她的眼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她似乎也对曹植含情脉脉。但是此时她的身边还有两位女神相伴。
画面进入第四部分,一段旷古绝今的人神之恋在众神的祝福下徐徐展开。此时女神已经站在曹植身旁,似乎正在互诉衷情。画面上的一切将诗篇中曹植与洛神相恋的缠绵,唯美地表现出来了。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洛神很快就要离去了。画面进入第五部分,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离别时的情景。洛神坐在青鸟上,曹植站在树下,双手前倾,似乎正在苦苦挽留。青鸟背上的洛神也频频回头,似乎也不忍离去。
进入画面的第六部分,洛神并没有远去,而是选择回来与曹植一起离去。画面中两层楼船上,洛神依偎在曹植身边,她手中的那柄莲瓣状的羽扇也已经被曹植拿在了手中。他们渡过了洛水,来到岸上,喜结良缘,在侍卫的护送下缓缓离去。
顾恺之高度还原了曹植《洛神赋》中所描绘的这段美好的爱情,使这个本来就颇为传奇的爱情故事以更加立体生动的形式流传了下来。顾恺之的这幅画作一出,当时的就无人敢再作《洛神赋图》。这就是我喜欢《洛神赋图》的原因之一。
其次,顾恺之在这幅画作中展示出来的超高的技法,是我喜欢这幅画的第二个原因。为什么《洛神赋图》的画面会如此生动形象呢?原来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所使用的是一种名叫高古游丝描法的绘画技法。这种画法无论是描绘山水景致还是人物,都非常能表现出线条的流畅感。给人一种既像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行云流水,是顾恺之最有名的画法。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失,顾恺之的原著已经不知所踪。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只保存了宋人临摹的3幅作品,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这里是沉香学历史,欢迎关注,每天带你涨知识!
葛饰北斋在19世纪创作的一幅彩色浮世绘板画——《神奈川冲浪里》,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浮世绘里,不仅仅只是有那些奇形怪状,又颓废的人物。该画作描绘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汹涌澎湃的海浪,浪里有三条奋进的船只,英勇的船工们正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进行着惊险而激烈的搏斗,非常正能量。
但是看过马远的《水图》后,才发现,这幅浮世绘上的海浪画法,早在南宋就有了。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历史上,画面有水的画作不少,更多的是以留白的形式让人感受水面,或仅在船只周围寥寥几笔表现水波,而极少有人对水的观察细致入微至此,并将水的形态美感用笔墨技巧描绘在纸上。
马远的作品大多喜欢作边角小景,人称“马一角”,《水图》,并不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而学画水,却少不了临摹他的《水图》
这幅图共十二段,绢本,分为十二段,有十二种不同的水的姿态描写,十二种不同的意境,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幅水图缺了一半,没有具体图名,由尖小的细浪组成,这是秋天时,阳光灿烂,微风轻轻吹过的水面。
在“层波叠浪”里,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线条描绘出来,浪间卷起浪花,汹涌澎湃,向看不到边际的远方奔腾而去。这样的水面绘画技法,在浮世绘里经常可见。
在“寒塘清浅”里,稀疏寥寥的线条围绕着露出水面的石头,这水可真浅,像是溪水一般。
在“黄河逆流”里,画面大幅都是巨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奔腾,却又一个急转逆涌,不知道这是哪一段的黄河,有着这样咆哮着向前倾泻的气势?
在“云舒浪卷”里,茫茫的海面笼罩着雾气,波浪涌动中一个急浪呈拍岸之势,远处隐在雾气中的后浪接踵而至,一刻不停,这应该是大海中的景象。
每一幅图上,据传图的题名,是南宋宁宗皇后杨氏所写,分别是寒塘清浅、洞庭细风、细浪漂漂、层波叠浪、云生苍海、黄河逆流、云舒浪卷、长江万顷、秋水廻波、湖光敛滟、晓日烘山。
还有题跋:寒塘清浅一鉴开,洞庭风细起徘徊。细浪漂漂催波涌,层波叠浪入潮来。云生苍海潮翻墨,黄河逆流倒山海。云舒浪卷涛渐息,长江万顷碧波回。秋水廻波流澹澹,湖光潋滟晓色开。晓日烘山出仁者,仁者无言荡清怀。
#笔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