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侧锋和藏锋、露锋技法
一、侧锋、藏锋和露锋概述
1、偏锋
用笔法之一。运笔时将笔锋尖偏在字点画之一面,故写出的点画一边光、一边毛。一般书家以偏锋为书法之弊。但是偏锋也是笔法之一,在于成功运用。明王世贞《艺苑冠言》云:“正锋偏锋之说古本无之,近来专欲攻祝京兆,故借此为谈耳。苏、黄全是偏锋,旭、素时有一二笔,即右军行草中亦不能尽废。盖正以立骨,偏以取态,自不容已也。文待诏小楷时时出偏锋,固不特京兆,何损法书?解大绅、丰人翁、马应图纵尽出正锋,宁救恶札?不识丁字人妄谈乃尔。”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亦主此说。清曾国藩云:“偏锋者,用毫腹著纸,不倒于左,则倒于右。”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云:“运笔有偏正,偶用偏锋亦以取势,然正锋不可使其笔偏,方无王伯杂处之弊。”
对于偏锋,有些理论书法多与侧锋相提并论。有认为偏锋为败笔,有认为侧锋用笔技法,而有的则相反。人们对此问题各有所论,纷争不休。孰是孰非,全在于用这之巧妙,以一侧不见锯齿为妙。
2、藏锋:指起笔时笔锋蓄藏在点画中间而不外露,是一种追求线条含蓄浑劲的笔法。汉蔡邕《笔论》云:“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唐徐浩《论书》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云:“有藏锋有露锋,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藏锋高于出锋,亦不得以模糊为锋藏,须有用笔,如太阿截铁之意方妙。”明潘之淙《书法离钩・笔锋》云:“河南论书,用笔如印泥画沙,始不悟,后于江岸以锥画沙,始信其言,贵藏锋也。
具体的运笔方法是:起笔用逆锋,收笔用回锋。
3、露锋:是指发笔时和空中逆起,或顺势落笔入纸,笔锋锋颖显露在外,这是一种强调笔势、笔姿的笔法。一字之中,凡露锋的用笔,多第一笔空中逆起,而第二笔发笔时不必于纸上作逆入,可尖锋侧入,顺势落笔,但也须尖锐饱满,不可虚尖怯露,怯露则会产生浮薄之弊。
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道劲,而道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是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二、《兰亭序》侧锋、藏锋和露锋技法
【侧锋】指运笔时,笔的一侧着纸,笔尖和笔肚各沿笔画两边行进。此法用得好,则可写出妍媚灵秀的笔画。用得不当,则一边光如刀切,一边毛如锯齿。
【侧锋在斜撇中的具体用笔方法】斜撇形态较长,斜度适中,大约45度左右,起笔自左向右下切落后重按,向左下方行笔,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切不可快速撇出,以免使出锋处缺乏力度,收笔处过于检修。整个笔画要写得富有弹性。
【藏锋】指笔锋藏于笔画之内,常用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处。行书很少用藏锋之法, 但偶尔用一用逆锋藏锋起笔或回锋收笔,使筋骨内藏,有劲健之感。
【藏锋在长横中的用笔技法】起笔往往承上笔之意,行笔过程可有变化,收笔重顿回锋,颇具厚重感和力度。如“无”、“兴”字的长横,两头重中间轻。左低右高,中段上鼓。
【露锋】笔锋显露在点画之处,多用于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处。技巧是起笔凌空取势,顺势而起,收笔出锋。
【露锋在长撇中的用笔技法】长撇是向左下伸展的点画,笔势和姿态舒展,有翩翩然自得之壮,用笔多露锋,犀利多姿。既像兰叶子般的幽雅潇洒,又像象牙般坚挺强健。写长撇要注意将力送至笔尖,不可草率将笔甩出,形成鼠尾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