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涛:解读白砥书法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沙孟海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绍兴书法家多有好奇敏感之士,赵之谦、陶濬宣使用方笔写北碑,各有特色……再后,绍兴还有位李徐(后改姓名徐生翁),写‘孩儿体’很出名。”这段话从文字上看虽是就赵之谦《章安杂说》而言,但对沙先生关门弟子白砥来说,其实当时也有几分意思是针对他讲的。






千字文句 257cm×79cm×4 1997
张问陶·论诗 85cm×30cm 1996

白砥也是绍兴入,姓赵,说不定与赵之谦还有点亲戚关系。这倒无所谓。但白兄曾受徐生翁影响,这在他前些年的书风中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作为绍兴书家的白砥,倒确实也是位“好奇敏感之士”,这从其这些年的作品中也能明显看得出来。

佛说 44cm×38cm 1989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语 24cm×37cm 1994
在我看来,敏感是一个优秀书法家的首要条件之一!书家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其一为师古而不为古囿,开陈出新者;其二为谨守师法而不逾矩者;其三则为不以古为法,独自创新者。第一和第三类,必定是好奇敏感之士,否则就不敢,也不能够自开风气,开辟新章。但凡好奇敏感,就一定会对历史,对自己的历史不满足,就会不断地否定自己,否定“历史”。纵观书史,历代大家皆为第一类(或也有第三类者,笔者不知)!学必有渊源,必有所本,那是基础,无所本则往往成为空中楼阁。虽能建成自我体系,却不能为人所接受,所理解。史上各类独创的书体有的是,还没成为小支流,就为历史长河所吞没。而法古不化者,虽在当时,或许也能成为一时名家,但终究在历史上不能有其位置,被历史所淘汰。这是定论,无需争议!
不惑 68cm×136cm 2006


梁寅·西湖歌 138cm×34cm 1999
欧阳修·蝶恋花 56cm×21cm 2005
白砥具备有足够的资质,敏于史,不断师法古人,或明清流派,或魏晋碑刻,不拘一格,吸取养分,进以巩固已经相当结实的基础。他又敏于己,不断探寻自己的路,以开新风。正因为此,他才在当代年轻书家中崭露头角,成为佼佼者之一。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