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鸿声:书法艺术的轴心突破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很有洞察力。”①这一论述改变了西方中心论的偏见,证明了轴心时代三大组成者之一的中华文明,汉字书法艺术作为文明承载,正是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同步觉醒。
(语四24),秦《泰山刻石》作
。牛,楚简作
(简224),西周《朕匜盖》作
。尔,楚简作
⑩,西周《墙盘》作
,秦《石鼓文》作
⑪(未见原字,选王禔临字作参考)。季,楚简作
⑫,西周《虢季子白盘》作
。楚简季字子旁的写法,开今文笔序之先。门,楚简作
⑬,西周《二十四年逑鼎乙》作
。仁(“小人”合文),包山楚简作
(简142)。幽,上博楚简《陈公治兵》作
⑭,西周《墙盘》作
。矣,上博楚简《孔子见季桓子》作
⑮,秦《石鼓文》作
。徒,上博楚简《陈公治兵》作
⑯,秦《石鼓文》作
。相比之下,楚简笔画,省俭归约,用笔提按强化,笔法多面出锋,字形恣意率真,已经解体了篆书圆弧、等线、象形的基础构形,启行草书法之先河。《史记》记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原)属草藁未定。”⑰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诠释道:“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藁未成,上官氏见欲夺之……盖草书之文,祖出于此,草书之先,因于起草。”⑱他说屈原起草的宪令(宪章)开“草书之先”。许多简帛研究专家认为,郭店楚墓竹简里的稷下思想文献,与屈原出使齐国有关。这也是草法肇于楚简的一个旁证。2、楚简中的隶书点画元素。戌,楚简作
⑲,西周《裘卫簋》作
。唯,楚简作
⑳,西周《散氏盘》作
。己,包山楚简作
(简039),西周《父己甗》(yǎn)作
。子,郭店楚简作
(缁3), 西周《毛公鼎》作
。外,包山楚简作
,秦《泰山石刻》作
。言,楚简作
,秦《泰山刻石》作
。攻,楚简作
(简106),春秋《鲁公伐䣄鼎》作
。3、楚简中的楷书点画元素。杞,楚简作
㉑,西周《史密簋》作
。公,楚简作
,西周《毛公鼎》作
。芳,楚简作
(穷13),西周《小臣继彝》作
。4、楚简点画与“新体”的相近之处。
㉒楚简时字局部,出锋波挑化,章草中常见。
王羲之《豹奴贴》昨字局部。
㉓楚简工字,笔法精微,起止讲究,笔性近乎今文;
王羲之《寒切帖》忧字局部。
楚简辛字局部,侧锋趋势,二王笔法中常见;
王羲之《快雪时晴》一字。
楚简戊字,提按结构类今文。
㉔楚简公字局部;
钟繇《常羸帖》口字。
㉕楚简杞字局部,横折使转,提按顿挫,用笔讲究;
王羲之《普觉国师碑名帖》己字。
㉖葛陵楚简自字,近于今草。5、楚简的“今文”化点画元素。一下文字图片来自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版《郭店楚墓竹简》。《五行》:
韭,
明,
善,
圣,
童,
義,
則。《六徳》:
强,
聖,
是,
孝,
行,
字。《性自命出》:
勿,
习,
人。《语丛三》:
聿,
区,
間。《缁衣》:
齊,
見。《尊德义》:
正,
命,
求。 ①《新华网》 ②雅斯贝斯(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③唐玄度《新加九经字样佩觿》,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版,第3至56页。 ④见于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9月版。 ⑤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9月版,第54页。 ⑥雅斯贝斯(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⑦维克多·冯·施特劳斯 译《道德经》德语本,1870年版,第144页。 ⑧雅斯贝斯(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⑨雅斯贝斯(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⑩《古简牍精选字帖·楚简(二)》,山东美术出版社2017年7月版,第21页。 ⑪《中国篆书大字典》,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605页。 ⑫《大家墨宝〈战国楚简〉最美的字》,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四月版,第44页。 ⑬同上,第27页。 ⑭《中国碑帖名品(三)楚简名品·》,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101页。 ⑮同上,第79页。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轴心时代理性光辉,覆盖了几千年的世界古代文明,汉字以隶变的形式实现了涅槃,由象形文字转向了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开启了今文系统的转化,书法则由单一、线性、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走向点画顿挫、笔墨互发的多样化艺术形态。那些没有实现“涅槃重生”的苏美楔形文、埃及圣体文、印度哈拉般文、玛雅文等,则被轴心时代理性文明所淹没。“与轴心时代光辉的人性相比,以前最古老的文化十分陌生,似乎罩上了面纱,人仿佛仍未真正苏醒过来”。②
隶变作为轴心时代理性觉醒的突破性文化现象,彰显了书法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明载体,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同步性趋向。战国楚简,是当前出土最多的轴心时代经典文献,其简书墨迹中显现了隶变的发端。隶变一词初见于唐代唐玄度《新加九经字样》,书中出现了12次③。后见于郭忠恕《佩觿xi》、徐铉校注《说文解字》等。从楚简文字的“今文”化、多元性书法元素来看,楚简“经典书变”的方向并非限于“隶定”,是书法点画的全面迸解。下面以楚简为例论述。一、轴心时代书与经典的确立










































































三、轴心时代隶变突破
四、结语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