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无名”书法家,却是大字之祖,让日本人尊为“书仙” ...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书法,无外乎绢帛纸本以及刻石,而这其中刻石占了相当大的数量。至于为何要将字刻在石头上,除了树立丰碑的原因外,还有就是石头保存的时间要比其他材料牢靠得多。
北齐时期的高僧书法家安道一曾说“缣竹易销,皮纸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绝”,就道出了刻石的优势。同时,他也是将佛经刊刻在山石的身体力行者。
关于安道一,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但随着清末文人访碑活动的兴起,“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在山东邹平访得四山摩崖后,山东中部山区不断发现安道一的书法刻石。
直到20世纪末期,山东东平洪顶山摩崖刻石被发现,22处石刻中绝大部分为安道一所作。由此,我们才逐渐认识到这位被隐藏于历史1500年的书法家。
在洪顶山摩崖石刻群中,最为经典的要数安道一的《文殊波若经》刻石。刻石面高2.36米,宽2.97米,位于洪顶山北崖壁“风门口”处,10行大字,行10字,全文98字,单字字径18cm—35cm。
《文殊般若经》摩崖结字疏朗,体态多姿,展现一种内在的向心力。摩崖所用的字体为隶书,体势舒展外扬,整体形成疏朗放纵的审美效果。
由于汉隶横画无论长短,都是平正取势,笔画构成的空间规整、和谐有序,左右伸张又扩大围合空间的面积,由此造成一种开放宽博的视觉审美。
苏轼《论书》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文殊般若经》结字体量尽管不如泰山《金刚经》硕大,但同属大字。书法技法领域真正的无间是不存在的,“无间”可理解为相对的空间,意味着内部构造的平衡和笔画来往穿插的和谐有序,笔画之间虽没有笔笔搭接勾连,但相互关联和呼应,形成紧密依存的关系。
这种“无间”和“疏朗”所代表的结体特征在美学效果上并不对立,疏朗表达了结字开阔的书法艺术性构造,以平衡、舒缓为审美取向,产生不激不厉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
《文殊波若经》字内的布白巧妙,可使字摆脱沉闷,浮现生命气息,有“奇趣”。洪顶山摩崖虽是安道一早期刻经,但有神气、有才情,温婉中和、博大飞扬,与含蓄端穆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相比,亦可称为“云鹤海鸥之态”了。
刻石不足百字,僧安道一通过自由书写,将轻松自如、激情昂扬的心态和自我意识展现出来。线质是书家笔法的传承、天赋以及功力等书学传统素养和审美观的综合体现,书法线条既要表达内在的精神气格,又要有外在的审美意趣和艺术的表达效果。
《文殊般若经》摩崖行间气息流畅,书写节奏明快,处处充溢动感。行间伸缩避让,纵横荡逸,隐约显现行草书的章法气度。字间错落、疏密有致,笔画粗细各因整体布局而变。同时,笔画较多的字并非都写大,而是巧妙地变细笔画。
这些构思奇巧、值得细心体味的诸多书写现象,共同构建了僧安道一早期刻经的书法风格,迥别与中后期的摩崖刻经作品。
书法史是随着时间不断演进的,但有意思的是各个时期的风格又相对固定统一,比如我们将唐代书法定为“尚法”,将宋代书法定为“尚意”。安道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北朝时期,相距王羲之并不太远。在安道一的书法中,我们还真能发现一些“尚韵”的痕迹。
安道一虽然在历史上记载不多,但随着资料的不断发现,人们才意识到他在书法,尤其是榜书大字上的成就之大,甚至日本书道协会曾建议中国书协立安道一为“书仙”,以与“书圣”王羲之齐名并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