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不懂这七条,苦练十年也白搭!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学书法要善于总结前人的规律,再用规律来指导书写。在历代行书大家如王羲之、米芾、苏轼、董其昌、文征明等人的行书中,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与楷书有很大的区别,学好行书就要掌握其结构特征开始。
一些书法爱好者不明白这些道理,把楷书的笔画连写起来就以为是行书,那样写出来的字味同嚼蜡,往往苦练数年也不得行书要领。下面就来讲讲行书的结构原则:
如《宋·米芾·德忱帖》“常”字上半部分疏朗,留白很多,下半部分紧密,留白极少,形成鲜明对比。........................................................................
如《宋·米芾·伯充帖》中“难”字的起笔两点,左边起笔潇洒灵动,行笔过程中逐渐控制其飞扬之态,最后在右边归于收敛。如《晋·王羲之·如常帖》中“淡”字,左边的三点式用笔粗壮,右边用笔轻盈,形成明显的左重右轻对比。这是宋代书法家苏轼的典型风格,据说可以产生一种飞扬之势,如《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中的“死”字。如《明·董其昌·行草书卷》中的“神”字,最后一笔特别夸张。这种笔画在一个篇章之中不能没有,但又不能多用。欹正对比应用的最好的是王羲之,结字非常大胆,典型的如《晋·王羲之·普觉国师碑》中的“崇”字。左右结构倘若平行则很单调,适当的布局则趣味无穷,典型的如《明·文征明· 纪行诗》中的“得”字呈下开上合之势。
相关阅读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