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

王铎行书《蘜潭纂峨眉山纪诗》

时间:2022-07-1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卷中五律十首,有四首见於《拟山园选集》(臺湾学生书局》五律卷七,题作《纂峨嵋山纪有题》,分别為卷中之第一首、第二首、第四首、第九首。第一首尾联之“山潮”,集中作“山樵”,第二首漏书頷联十字,据集中所载,应為“古厓多铁瓦,漫士自樟庐”。

诗题中的“蘜潭”,位於河南省南阳府东部,在西峡与内乡两县之间。从诗中的“何日幽栖遂,山樵一结盟”,“学佛身将老,為儒梦已虚”,“今忧非我事,覆载一闲人”等句看,表现了王鐸甘心退隐的消极情绪,则最早亦应為寄寓怀州以后所作。王鐸降清后,虽然这种情绪亦时有表露,但王鐸除顺治五年因段姬病故而一度返里,在乡居住半年又回北京而外,至书写此卷时,再未离开北京,更没有到过蘜潭,所以说,这十首五律,应作於寄寓怀州以后至降清以前的这一段时间里。
崇禎十六年三月,王鐸携家人在江苏之浒墅关别离友人袁枢以后,旋南下至吴、至越、至楚。在楚地曾辗转於漳水、黄冈、洞庭一带。同年秋季,回到乡里孟津,因乡里已经室家无存,遂赴辉县苏门山下,投奔故友郭公隆。在郭公隆处安顿下来后,随即派次子无咎及家丁数人赴江苏桃源,将妻子马氏灵柩迁回,移葬於新乡城东二里之水柳湾。从这些情况分析,王鐸及家人一行在秋季返里时,不是走的运河水路,也没有再次经过江苏桃源,而是从湖北一带逕自返回河南的。此卷诗题中的“蘜潭”,就是王鐸此次返乡的经由。
据卷中诗题“蘜潭纂《峨嵋山纪》,览之作十首”,可以知道,王鐸在蘜潭曾有纂集《峨嵋山纪》的事情,当时读了《峨嵋山纪》的文章,触动了自己的感想,遂有五律十首之作。所以,这十首诗,不是王鐸亲自登览峨嵋山的纪游之作,其中也没有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描写,而只是一种意兴的寄託,所谓“即此披图记,峨楼远卜居”也。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推荐阅读
  • 书法一词产生于什么时代?谁先提出了书法这一概念? 2022-06-14
  • 西安碑林有哪些书法家的名作 2022-06-25
  • 关于书法的书籍推荐 2022-06-27
  • 从秦汉简帛古隶、汉碑隶、东汉简牍草隶分论隶书在书法史的地位? 2022-06-23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