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

书法如何通变?

时间:2022-06-0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现代书法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能认知到书法的真谛。

我们还是从临摹说起,临摹到什么程度是成功呢?有人说像最主要,还有人说意临,也有人提倡首先要像,然后其理解!

我是赞同首先达到像。怎么样算像呢?十分像吗?也不是一定达到十分像!我说过,如果达到十分像就死了!比如学习欧楷的姚孟起,好像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姚孟起像了,但是达到姚孟起的程度就是好吗?我说不一定就是好!因为,过分地强调像,一定会忽视了书法的理解方面的深度,没有书法理解方面的深度,再像也没登堂入室。

题主的问题是如何通变,我答的似乎是离题了。其实没有,我要说的是,你只有理解了书法,你才能谈到通变的问题,没有达到理解的层面,你就盲目地考虑通变,那么你的通变只能会越变越乱,越变自己越迷茫。

书法如何通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书法的核心是什么,从核心入手,才可以让书法通变,“用笔、结体、章法”是书法的三大要素,也是核心,所以书法要通变,只能从这三要素入手,其实书法通变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书法更有精神,古人曾说“作字以精、气、神为主。”

书法要做到通变,“用笔”非常关键,落笔处要有力量,横勒处要波折,转捩处要圆劲,直下处要提顿,挑趯处要挺拔,承接处要沉着,映带处要含蓄,结局处要回顾。可以这么认为,作书不会变化,书法精气神全无,就好比一个人每天都要休息与运动一样,怎样休息、怎样运动这是关键,

我们常听说古代某某书法家用笔精妙,其意思就是“一点一画都各具特征”,书法中的每一点每一画都有它的独立性,比如“书圣”王羲之写点则是“万点异类”,发笔处皆有深意,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和五代时期的书法家杨凝式《韭花帖》通篇几乎没有形态相同的点画,

当然了,书法中的用笔,不只是一味的讲究技巧,而是要达到“笔中有物”的效果,这样书法就会既有文采又有内在的质地美,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杨凝式的《韭花帖》、草圣张旭的《古诗四帖》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都给人深厚饱满、沉着顿挫、痛快淋漓、骨肉相称的艺术感受,其线条要丰富充实,这就是所谓的“笔中有物”,只有这样,书法才能真正达到变通的效果。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推荐阅读
  • 书法一词产生于什么时代?谁先提出了书法这一概念? 2022-06-14
  • 西安碑林有哪些书法家的名作 2022-06-25
  • 关于书法的书籍推荐 2022-06-27
  • 从秦汉简帛古隶、汉碑隶、东汉简牍草隶分论隶书在书法史的地位? 2022-06-23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