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种类有哪些呢?有收藏宋代的书法作品吗?
宋体,苏黄米蔡之外就是瘦金体!古往今来类型特别多,行,草,楷,篆,隶几大载体,各有高手辈出,分个人喜好,我认为,行书不过二王,楷书不过颜柳,正楷尤其欧阳,草书张癫和怀素,学隶就从魏碑,祝枝山,赵孟頫,徐祯卿,历来高手众多,还要看符合自己载体和气质的书法家
浅谈书法之变化,纵观历代书家之变化,我们该怎样去求书法之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的产生,是方便人们生活记载重大事情的方法。毛筆相应而生,比刀好用,竹簡木牘太拘限性。文明与文化同行,纸帛的出现,文化有准则。书法与文人产生,艺术得到升华,随着时化变迁,几千年过去,书法大家各领风骚,封建社会,能成为书法大家的基本没有平民,传承形式家族,方式口传手授,后来名帖的流行,出现了苏黄米蔡,出现江南四大才子,有了王鐸的风法个性草书,考古的出现,有碑等派的各类书法家人物,梁启超,是代表性人物,金石风格豪迈,二王的书风飘逸。使我们今人得到了启发。我们今后应怎样求书法之变。
首先今人学习书法方便了,网络时代,各类帖,各种培训,各地的书法展去看去做,学习循序渐进,刻苦勤奋。悟古人用筆方式,创新自己的用笔方法,古为今用,不拘泥但需有法度,有艺术境界,放宽书法眼光,生活中提炼自已的情趣,有想象就有升华。
总之,学习是第一,悟为贵,得生活之内取艺术之外,書法,書有技能,法在广博。
有理想,有实践,后通达。
过犹不及,书法自宋就开始堕落,经过赵孟頫的复古有点起色,明时还犹可观,至清又严重扭曲,时至近代已经惨不忍睹了!
现今社会,有阴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成分在其中,如果从国家的层面上善加引导书法的复兴还是大有可期的!
为什么说书法从宋时堕落呢?这其中最大的痼疾在于欧阳修与苏东坡两位大文豪把倡议,那就是写自己的书法,我不是说这个倡议是错误的!一定记住不是说是错误的!这个倡议对于当时社会的书风是有利的,他扭转了那种言必古人那种刻板,浅薄的描刻之学风,突破樊篱写自己,你看北宋书风的繁荣就可知道这个提议的重要性!
那么为什么欧苏为什么又成了书法堕落的始作俑者呢?有句古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从欧苏以后得书家都喜欢用写自己去标榜所谓的创新,动不动喜欢讽刺那些习古之人为字匠,以自己独创字体为荣!可是,这样发展的结果是没有几人愿意认认真真地临古,踏踏实实地思悟,笔法没有学到手,就开始学章法,然后就是写自己,根基不牢,如何能赶上魏晋,别说是魏晋,离唐宋都渐行渐远了。
咱们再谈光明的一面,可喜的是,现在出现了许多临摹魏晋的书法爱好者,甚至临的颇有心得,假以时日或可突破,值得期待!
书法界不是不可就药,也有一丝光明,有些混沌,有些混乱,也有一些曙光,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如何定位,确实值得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