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老人”是指哪个书法家?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是北宋诗人与书法家。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因此很得父亲的喜爱,黄庭坚的舅父李常(诗人兼藏书家)从书架上随意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都能对答如流。舅父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当时其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重要的成就有诗词及书法。苏东坡初见黄庭坚诗文,即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的字句中有超轶绝尘之气。黄庭坚比苏东坡小十岁,苏黄两人往来,黄庭坚对苏东坡总以师礼相待,师生二人不但以出色的才华创造出许多不朽杰作,他们深厚的修养与胸襟为后代的读书人树立文人相知、相重的典范。
在诗的部分,其诗论标榜杜甫,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因此有“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
此外,黄庭坚又能书法,为“宋四家”之一,他对待书法的严肃真挚态度,就如同对待他的诗文一般。他不仅师法古人,还从古碑古帖中吸取前人的精华,尤能融合己意,力求突破,创造自己特有的风格,并自成一家,其遗作有《山谷集》。
尽管,他一生很不如意,但是他毫无怨言,仍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山谷书法成功的主要因素。这种表现,可以启示后人:练习书法,必须同时提升道德水准,并充实学问,若只在书写技巧上用心,是不能成为大家的。因为,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个人道德文章的综合表现。一个书法家的成功,不仅在书写技能的磨链,更重要的是,他本身的道德与文章。
黄庭坚秉性至孝,虽身居高位,却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据二十四孝图记载,他的孝行被选入其中。
黄庭坚不仅时时刻刻道法古人,同时又实实在在地锤炼着自己。苏轼曾赞美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股人。”(宋史本传)。东坡遭贬,他也一贬再贬,但他始终表现出良好的节操,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体现出的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立身处世的高尚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