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观赏  >

王铎的隶书《三潭诗卷》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王铎以行草著称于世,他也写楷书,大楷小楷都写,他还写隶书,他写的隶书是这样(三潭诗卷)——




清朝是个很有趣的朝代,虽被满人统治,但满汉一起玩传统文化,却玩出了不少小高潮。
比如词吧,唐朝出现雏形,宋词嗨到顶峰,历经元明平淡无奇,到了清却出现了纳兰容若、顾太清这样的绝世高手,引领文坛再现填词热潮。
再比如隶书,自汉代经典确定之后,虽然历代书家都写,但多数无所作为,直至清代碑学兴起,一批隶书高手如郑谷口、伊秉绶、邓石如等横空出世,这影响直到今天。





不过,王铎生得稍微早了点。
所以通过他的隶书,很难感受到清朝高手笔下那种金石味道,似乎只是行草停下来,换了个比较端庄的姿势而已。
隶书在汉代普及之后,后来的唐宋元明也都在写,只不过,这字体只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才用,平时大家写的还是楷行草,隶书只是走过场罢了。





其实隶书在汉以后的“遭遇”,与篆书的经历差不多。篆书也是历代都写,但多半是碑额上的点缀,颜真卿的楷书常被认为有篆籀之气,但唐代的篆书基本和花纹一个待遇,算是工艺美术了。

传统帖学的体系里,根本没有隶书的地位,所以像赵孟頫这样的书法大家,偶尔写点篆隶,线条也是光溜溜的。






看了王铎这卷隶书,相信很多书友都会暗暗欢喜:王铎写隶书也不过如此,我有自信啦!

信心来了是好事,不过不要盲目。要知道,王铎的隶书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可取的地方,而且他的可取之处,恰恰是当代很多写隶书的人不具备的,那就是:书写性。

通篇看下来,王铎的隶书每一笔都很熟练和轻快,在某些特征明显的地方,像蚕头雁尾,基本是一蹴而就,毫不拖拉——你可以说这是慌忙草率,但毕竟摆脱了“描字”的嫌疑。

王铎隶书三潭诗卷全景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毕虚枝、收藏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
一、王羲之的简历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乱稿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一、杨凝式是哪个朝代的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门下侍郎杨涉之子。 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
推荐阅读
  • 学习篆书,有哪些不错的字帖值得推荐 2022-07-06
  • 历代王朝使用过的字体 2022-06-15
  • 长沙书法家排名? 2023-01-08
  •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为什么会在风格上有不小的差异 2022-06-2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