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观赏  >

为什么现在的硬笔书法中很少有能继承古法的人?

时间:2022-06-04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当今硬笔书法圈里,继承古法的人还是有的,比如卢中南、田蕴章、司马彦,还有新近网络比较知名的赵贺新等。其实,但凡是比较影响力的硬笔书法家,多少都会有古法的体现,只是多与少、显与隐的问题。之所以他们的硬笔书法有时看起来确实比较“现代”,主要是由于硬笔与毛笔笔尖的结构不同造成的线条状态特性有差异。

硬笔可以近似地当成毛笔来写,线条结体的技法可以融入硬笔用笔的技巧,使之呈现出肥瘦相迭、疏密相间、枯润相宜的效果。对单字结体的表达,也可以尽量贴近古人的书法形态。比如“鬼刀七”赵贺新可以用中性笔写出缩小版的“欧楷”,而且形态神质也不差。很多书友认为庞中华老师的硬笔字是“通俗体”,其实他的钢笔字有很深的碑体渊源。

当代硬笔书法“取法于古”是正道,也是康庄大道。硬笔书法圈今日虽然已经姹紫嫣红、百花竞放,但仍旧改变不了硬笔历史毛短浅,而传统毛笔书法迄今已逾三千年,可谓是名家倍出、高手云集,因此,学习硬笔,从古法入手是比较靠!

抱庸浅谈。插

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为什么现在的硬笔书法中很少有能继承古法的人?以我的浅薄认知,硬笔应是专指诸如钢笔铅笔一类现代实用性的书写工具,古代应该没这种书写硬笔,哪么,又哪来的古法?既没硬笔古法,又怎么去继承?除非你将凿石的钢钎也当硬笔。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毕虚枝、收藏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
一、王羲之的简历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乱稿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一、杨凝式是哪个朝代的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门下侍郎杨涉之子。 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
推荐阅读
  • 学习篆书,有哪些不错的字帖值得推荐 2022-07-06
  • 历代王朝使用过的字体 2022-06-15
  • 长沙书法家排名? 2023-01-08
  •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为什么会在风格上有不小的差异 2022-06-2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