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观赏  >

千百年来,书法的字体在不断演变,那么笔法改变了吗?

时间:2022-05-31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是的,千百年来,书法的字体在不断演变,因为最早期的字体太复杂了,运用起来不方便,审美起来更不方便,当书法脱离实际记录意义,发展成为独立的书法艺术时,对于字体的造型就更加讲究了,让“书法如画”是每个书法大家毕生的追求,那么书法字体在演变的时候,笔法改变了吗?

可以很肯定的说千百年来,书法的笔法从未改变过,为什么说的那么绝对呢?很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所有的后人都在临摹学习前人的书法”要知道书法的神韵是学习不来的,这是个人的意境,也只有技巧可以学习(技巧是固定的、已成型的),技巧就是笔法,

在书法史中,当书法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书法理论也会随之而兴,所以也就有人研究探索书法的笔法,其目的是为了让书法艺术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就好比“数学公式”一样,熟悉了,便可以灵活运用了,深知笔法的“章程”,学习书法就容易多了,

然而书法理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在理论上的总结,是在实践的过程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具体而生动地记录了这个时代在书法方面的审美趣味和时代特征,同时还兼具对于当时书法实践、品评的指导功能。也就是说各种字体的笔法都有属于自身的“模型”了,前人已经“板上钉钉”了,

就比如,后人都在临摹“二王”的书法,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包括了现在,不要真以为那些书法家学习前人的书法是想吸收其书法神韵意境,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学习的是笔法,千年之后的现在和千年之前的“笔墨纸砚”都大不相同了,谁又有能力模仿前人书法的神韵意境呢?书法的“神韵”很大程度是由书法工具的“笔墨纸砚”决定的,唯独“笔法”这模型,几千年都变不了。

书法因人而已,笔法千古不变,,,,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毕虚枝、收藏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
一、王羲之的简历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乱稿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一、杨凝式是哪个朝代的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门下侍郎杨涉之子。 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
推荐阅读
  • 学习篆书,有哪些不错的字帖值得推荐 2022-07-06
  • 历代王朝使用过的字体 2022-06-15
  • 长沙书法家排名? 2023-01-08
  •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为什么会在风格上有不小的差异 2022-06-2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