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汉篆,但不知取法哪些碑帖?
时间:2022-05-31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是汉代缪篆,汉三公山碑体。一般存在于碑额,汉砖,瓦当上,汉印多用之。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看您第一幅照片来源是张迁碑匾额。(图一)
《张迁碑》,全称《汉故城长荡阴令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明初出土。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纵317厘米,横107厘米。凡15行,行42字。历来被誉为汉碑中稚拙古朴、风格雄强的典型。此碑用笔,入以方笔,出以铺毫,以方为主,方圆兼备,二分书稍壮,被尊为方笔典范。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词旨淳古,隶书朴茂,字体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蚕不并头,雁不双设,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是雕刻、书法艺术的珍品。
后两幅来源应该是《祀三公山碑》。(图二,三,四,五)
《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因首字泐,据清代书法家金石家翁方纲考订,刻立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原位于河北省元氏县西北封龙山三公神庙内,最早著录于元人廼贤《河朔访古记》,后湮没无闻,杳然无影,也鲜见记载。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元氏县令王治岐在城外野坡重新访得,迁于县学,始有拓本传世。翌年移至龙化寺,著录于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咸丰年间,又移至文清书院,后埋入正定隆兴寺内。1989年,被陈列于封龙山千佛洞汉碑堂。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祀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117)宋高刊石,经摺装剪裱,墨纸尺寸:24x13厘米。清末拓本。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