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的工作经历
一、李少波的工作经历
李少波199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2003年任湖南师大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2003-2004年国家公派丹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课程教师,并加入五角创始人MervynKurlansky工作室,担任其助手。2005年进入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学习,师从王敏教授,从事其博士课题研究并兼任平面设计专业教师,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二、于非暗的《红杏山鹧》
于非暗(1887-1959)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正是于非暗及其同志者的努力,使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得以传承,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他原名于照,字非厂,别署非暗,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山东蓬莱人。从小喜欢豢鸽艺菊,写有《都门钓鱼记》、《都门艺菊记》、《都门养鸽记》等书,影响颇大。曾在北京师范学校、华北大学、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3年后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代表作有《玉兰黄鹂》、《红杏山鹧》、 《牡丹鸽子》、 《山茶蝴蝶》、 《和平鸽》、 《丹柿图》等。出版有《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于非暗工笔花鸟画选》及《都门养鸽记》、《都门艺菊记》等。
艺术特色:
于非暗从46岁才开始研究工笔花鸟画,起步虽晚,但大器晚成,成就极大。这与他曾学过园艺学、鸟类学,为后来画工笔花鸟画打下基础。到了40年代其名声与张大千不相上下。
他研究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意研究赵佶手法。在古物陈列所工作期间,接触到不少古画,开扩了眼界,提高了画艺。作画主张师古而不泥古,更重师法造化。能再现一草一叶瞬间动态特点,而不似静物之拘板。除学习卷轴画外,又学宋纯丝古朴的装饰手法。在勾线用笔上吸收了书法的方法,填色上主张柔婉鲜华,表现出形象的气骨。反对过于工巧细密而失掉笔墨高韵和整体精神。作画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白描兰竹水仙,生动传神,秀雅清逸,所画牡丹能将春之花、夏之叶、秋之干萃于一枝。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尽与自然相吻合。书法为瘦金体,兼善治印。
于非暗的工笔双勾重彩花鸟画,主要吸收了三方面的营养。一是从古代绘画遗产中汲取传统精华。二是于非暗注重从写生中体察物理、物情、物态。三是于非暗不时借鉴民间绘画中优秀的技法。比如装饰风格、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以及朴素祥和的题材与审美习惯。这些都使他的作品获得了广大的接受群体。
三、在哪学工笔画最好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中国美术史没有记载起源在哪。
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中国工笔画最好。该院出的工笔画大师最多,三四十年代有于非厂和赵梦朱而未注明工笔画大师任教(前身是京华美术学院),以后,除了一大批著名工笔画家如俞致贞、田世光、姜燕、王仲华、王棣华、刘继瑛、李树萱、箫毓明、黄华(黄均之妹),均为中国当代工笔画一流大师。
学费和学习其他美术学科差不多,当然如果要拜某某大师当师傅,得其亲传,恐怕就要远远高于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