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开讲:新技术给博物馆带来什么改变
6月27日下午,《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和《中国美育公开课》系列课程分别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和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以直播的方式启动并开启第一讲。《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的第一讲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带来,他讲述了“当代博物馆的变与不变”,并认为新技术在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特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020年上半年,疫情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90%的博物馆(近85000家)因为疫情闭馆,这也成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带来了契机。有统计显示,疫情期间国内博物馆推出的线上资源多达2000多项,浏览和使用人次达5亿,这些数据也表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融合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希望“把‘公开课’建设成为博物馆学术新思想的孵化器,让专家学者们来此开展理论思考和学术探讨,让年轻学者来此亮相、展示、交流;把公开课建设成为博物馆业务交流的咖啡馆,让博物馆一线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来此分享经验总结与工作感悟;把公开课建设成为享受博物馆的休闲客厅,让广大博物馆爱好者和社会公众来此认识博物馆、熟悉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而《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得以推出,也得益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在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看来,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学习、生产和生活的所有细胞当中,也为开展活动提供了新的渠道、方式,甚至新的延伸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新的机会和可能,也让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博物馆线上服务,在强调数量和规模同时,它们的文化质量和社会效益问题。唯有如此,我们的这种服务才是可持续而非时髦的,文化的而非营销的。”安来顺说。 在《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开讲前,各家博物馆从2月份就陆续推出云展览和公开课,《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在借鉴各家博物馆经验的基础上,再次整合资源,以一个固定的、成系列的、常态化的、高质量的线上公开课的形式推出。每节公开课都会选在一个博物馆的主题,辐射延伸,主题将不仅涉及博物馆,还将涉及艺术史、文化热点等一切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
段勇向澎湃新闻介绍,计划是体系化、常态化的,初步考虑每周推出一讲,目前讲座排期已经排到今年年底了,而且讲座前都需要提供提纲。除了网络直播外,线下也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和南京、北京的几家场馆固定。参与“公开课”的除了博物馆馆长、知名学者等专家外,也会给中青年的后起之秀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在内容上,一方面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同时也会考虑普通观众的欣赏博物馆的需求。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开讲现场 在简单的启动仪式后,段勇以《守望与超越:当代博物馆的变与不变》为题带来《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的第一讲,在讲座中,段勇提及博物馆一直在变化之中,而人类的技术革命,都对博物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冠疫情,成千上万的“云展览”抚慰着人们焦虑的心情,构成疫情期间一道难忘的亮丽风景。这也预示着新技术在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特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目前新技术的某些指标已超过人类生理的极限,而虚拟内容至少已经能够满足部分受众的需要或者说已能取代真实本体的部分功能,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沉浸式技术的进步必将使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未来仍然不可预知。在上海段的《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启动仪式即第一讲告一段落后,直播频道转到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中国美育公开课》即《美育日报》启动仪式。与《中国博物馆公开课》一样,《中国美育公开课》也是全国首个常态化的美育专业课程公益直播,将从“大美育”的思想理念出发,涵盖美术、音乐、影视、美学等各个方面,按照不同的年龄阶层及需求设置课程主题,打造连续性、专业性、艺术性、权威性的美育综合在线平台。
《中国美育公开课》以一场对谈的形式开讲,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在对谈中,以油画创作经验和美术教育实践经历切入,围绕经典艺术和社会普及美育的关系,以及未来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如何推进支持专业艺术人才发展活动、推动专业美术教育与社会美术教育发展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据悉,《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课程由新华网、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中国美育公开课》的组织单位包括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艺术博物馆》杂志、刘海粟美术馆、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