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之美
“相遇·上海当代陶瓷实验艺术展”展厅现场
这不是一个陶艺展。因为,陶艺早已有了归属,它是现代艺术范畴。今天的相遇是陶瓷这一古老技艺的又一次时代的碰撞。它更像是一次发问,是对陶瓷艺术未来的发问;是当代艺术家和陶瓷艺术家两个阵营共32位艺术家面对同样问题的声音。
陶瓷是一种开放性的材料,如今也是世界性的艺术创作语言。陶瓷的产生,是泥土与火的相遇,在近万年陶瓷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陶瓷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材料和物品,也是寄性抒情的材料与工艺,这是陶瓷与人的情怀相遇。日本著名禅宗研究者与思想家铃木大拙在谈无心之心时谈到了“水中月”,他说水无心,月也无心,两者因为无心的相遇,却成为了可遇而不可求的诗意美景。泥土常有,陶工常在,然而,不是两者俱备就能产生好的作品。泥土与人的性情相遇之时,灵感的闪现,这就是“机”。世界充满了相遇,也充满了“机”。20世纪50年代,陶瓷与现代艺术相遇了,恰好美国的现代陶艺先驱彼得· 沃克斯在奥迪斯学院掀起了奥迪斯革命。日本的陶艺巨匠八木一夫创建了“走泥社”陶艺组织。他们共同的观念都是:摒弃陶瓷的实用性功能,用陶瓷的材料和工艺表达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泥性自然之美。这种艺术称为“现代陶艺”。它是受现代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影响发展而来的,所以,现代陶艺属现代艺术范畴。前者是借物抒情,借助手中的材料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探讨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后者是进一步探索人性多维层面,以抽象的痕迹表达彰显艺术家内心的律动,从而感染受众。这一切的创作都还停留在对于作品本身的具体存在的研究上,如肌理、空间、色彩、张力等。当法国实验艺术先驱马塞尔·杜尚把小便器命名为“泉”摆到了美术馆,提出“生活即艺术”,德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并在弗里德里希广场种下7000棵橡树时,新的艺术哲学已经呈现了出来,按照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的研究认为,当代艺术产生了。杜尚的反权威思想就是要把艺术从高高的象牙塔里拉出来。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提出社会雕塑,是强调每个人的力量,即大家共同创造战后美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很明显,“生活”“每一个人”“社会雕塑”“未来环境”成为了关键词。这无疑成为后来当代艺术创作的参照,或者是标杆。
从1982年博伊斯种下7000棵橡树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早已如火如荼,陶瓷作为材料和工艺,也早已被艺术家使用,并不鲜见。然而,现在陶艺从20世纪50年代起,距今已有70年了,当初彼得·沃克斯把技术放在了创作思想之后,把陶瓷的技术解放了,重要的是把艺术家的思想解放了。彼得·沃克斯和八木一夫是不甘心生活在巨人影子里的人,所以选择转身走向了阳光而成为巨人。我们着实应该致敬那些艺术的开拓者,那些艺术道路上灯塔式的人物,是他们用微弱的光照亮了曾经幽暗的心房。要在陶瓷技术和艺术思想观念的表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确很难,然而,彼得·沃克斯和八木一夫做到了。70年过后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随着杜尚和博伊斯的脉络来思考一下当代艺术的属性,同时思考一下陶瓷艺术的发展,在当下思想、哲学、艺术、技术之间找到一个新的起点?
相遇依然是契机,在今天,陶瓷与当代艺术相遇了,在陶艺界以及大艺术圈里,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前行者,同样是用陶瓷的材料与工艺,探索着不同于现代艺术观念的当代艺术作品。这种散兵游勇的创作状态,一定会形成一股探索的主流,从而对陶瓷与当代艺术起到推动作用。艺术将走向何方?其探索不可停止。
观艺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悖论的重大意义。每一次对艺术的否定,都是对艺术更大的解放,艺术依然在象牙塔里屹立不倒,人类文化需要阳春白雪。人的心灵深处有呼唤被解救的东西,而且永远存在。或许对人类心灵的救赎便是人对艺术最大的依恋。
丘吉尔说,画画时就忘却了战争;李政道说,艺术是人类一切行为的高级状态;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艺术的另一价值体现是探索生命的本质和事态的真理,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无止境的探索与体验是艺术的本质,所以它又是高于科学,高于宗教,对于艺术存在的本质而言,思考和开拓的意义永远大于一件作品甚至一个流派的作用。
人类将何去何从,艺术将何去何从?美不可以媚俗,艺术要有力量。今天的人类世界需要艺术的拯救,需要对“真善美”的呼唤。艺术和时代的相遇从未间断,无时无刻不激励着艺术家们的思考。